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向善的本性只是上天赐予人的一颗种子。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了需要阳光、土壤、水份等客观条件以外,还需要人工的精心培养。人性也如此,要想使向善的人性发展成仁、义、礼、智等各种品德,还要经过一个“扩而充之”的过程。孟子说:“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如果能够扩充它们,足够用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那么,如何扩充呢? 首先要由内而发 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告子上》)“饮食男女,这是人的本性。仁德,是发自内在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行是外因引起的,不是发自内在的。” 理由是尊敬长者的行为属于义行,并不是我预先就有尊敬长者的念头,而是长者的年龄引发了我对他的尊敬。孟子的反驳很有力,他说,老人和老马同样都很老,为什么人们见到老人就尊敬,而见到老马就不尊敬呢?不尊敬老马,不是因为老马不够老,而是因为它是马而不是人。尊敬老人是出于人性,不尊敬老马也同样出于人性。 其次要顺性而为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杞柳,义行好比是杯盘。以人性去行仁义,就好比是用杞柳制成杯盘。”孟子则认为,杯盘不是杞柳生长的必然结果,而是人工编制的结果,编制杯盘的过程就是伤害杞柳本性的过程;而仁义却不同,它是人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顺着人性培养就一定能够形成仁义;如果到达仁义一定要伤害人性,那还有谁愿意行仁义呢?所以要顺性而为。 第三要集义养气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的道德底气。有了这种至大至刚的道德底气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间,毫无惧怕,因为“理直”则气壮,所谓“理直”就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所谓“气壮”就是无所畏惧。不过这种气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精心培养,培养浩然之气要做到几点。一是以正养气,离开了正直就无法培养浩然之气;二是配义与道,离开了道义也不会形成浩然之气;三是集义所生,偶尔的义行无法形成浩然之气,只有将一点一滴的义行积累起来才能形成浩然之气;四是努力行事,只想不做或是只说不做,就不会形成浩然之气;五是行为称心,所做的事令自己不满意,也不会形成浩然之气;六是不能忘记,要时刻想着自己有一颗向善的种子,并渴望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七是不能助长,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第四要逐渐攀升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 孟子对人格塑造的主张与孔子略有不同。孔子主张除自己努力修身以外,还要依靠文化传统,如礼教与乐教等,而孟子却认为即便不靠文化传统和他人引导也可以完善人格。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人格的逐级上升,人格完善共有六个层次,分别是善、信、美、大、圣、神。有做好人的愿望,实现人性的自觉,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这是道德的起点,这个层次叫“善”,善就是善良。做好人不能仅仅停留在想法上,还要付诸行动;如果把这个做好人的愿望落实在行动中,成为现实中真正的好人,这个层次叫“信”,信就是诚信。好人也分层次,有好,有比较好,有很好,有非常好;如果好人做到完全彻底,十全十美,这个层次叫“美”,美就是完美。对个人而言,达到这一层,已经人格圆满,似乎再无上升空间,但孟子认为还不够,还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他人。影响他人还有三个台阶,完美的人格如果能放出光辉,让别人感受到,这个层次叫“大”,大就是扩大。只有扩大才能感化别人,但扩大是有范围的,可以感化一个人,也可以感化一群人;如果能感化多数民众,就是“圣”,圣就是圣人。感化的方式也有不同,如果是有意树立榜样,让民众跟着去做,那还不是最高境界;如果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走上好人一途,那就叫“神”,神就是神奇。 这里,孟子既给人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又给人们预留出上升的空间,还给人们规划出前进的步骤,可谓细致周全。 4、不改心志 人性沿着善——信——美——大——圣——神的路线进行充扩,就是人生的总目标;有了人生目标,就有了终身追求;有了终身追求,就不会被外物所困扰。孟子把这种坚定人生目标、不为外物所动的人生境界叫做“不动心”。 公孙丑问:“先生要是担任齐国的卿相,可以推行自己的主张,虽然由此而成就霸业或王业,与古之霸王之君没有区别;像这样,您会不会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要远远超过孟贲了。”孟子说:“这个并不难,告子比我更早做到了不动心。” 孟贲是战国时期卫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勇气过人。公孙丑说孟子超过孟贲,是凸显孟子坚持人生目标的勇气。 公孙丑说:“请问先生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道:“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孟子·公孙丑上》)“告子曾经说:‘没有得到别人的言论,就不要指望在内心形成志;内心没有志,就不要指望形成气。’内心没有志就不要指望形成气的说法,是可以的;没有得到别人的言论就不要指望在内心形成志的说法,是不可以的。志是意的统帅,气又是充满整个身体的力量,志到哪里,气也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志,才能不乱动气。” 这段文字历来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关键问题在于对告子所说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一句的理解分歧很大。我们认为告子所说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一句应该理解为:没有获得他人的主张,就不要指望形成内心的信念。意思是,要先从外部获得某种主张,才能在心中形成某种信念,内心不可能预先存在一个道德的种子。换一句话说,人的德性是从外部学来的,而不是内在固有的。“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一句的意思是:没有信念的支持,就不要指望行动能跟得上。换一句话说,行动(意气)是听从信念指挥的。孟子肯定了告子的后一句话,因为孟子也认为行动(意气)听从信念的指挥。但是它不同意告子的前一句话,即“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在孟子看来,人的信念来自内心,“万物皆备于我”,各种道德要素(主要指向善的人性)我都具备。这种要素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而不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所以孟子曾说“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告子不懂得“义”,是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外在的要素。道德的动力来自于外还是来自于内,是孟子和告子的根本分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按照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言文字是人类的文化能力 B.饮食男女之事与文化无关 C.动物适应环境往往出于本能 D.了解文化也就能了解社会

A.
何谓文化向来狭义的解释,只指学术技艺而言,其为不当,自无待论。说得广的,又把一切人为的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然则动物何以没有文化呢须知文化正是人之所以异于他动物的。其异点安在呢凡动物,多能对外界的刺激而起反应,亦多能与外界相调适。然其与外界相调适,大抵出于本能,其力量极有限,而且永远不过如此。人则不然。所以人所处的世界,与动物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人之所以能如此,(一)由其有特异的脑筋,能想出种种法子。(二)其手和足的作用分开,能制造种种工具,以遂行其计划。(三)又有语言以互相交通,而其扩大的即为文字。此人之所知,所能,可以传之于彼;前人之所知,所能,并可以传之于后。因而人的工作,不是个个从头做起的,乃是互相接续着做的。不像赛跑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却像驿站上的驿夫,一个个连接着,向目的地进行。其所走的路线自然长,而后人所达到的,自非前人所能知了。然则文化,是因人有特异的禀赋,良好的交通工具而成就的控制环境的共业。动物也有进化,但他的进化,除非改变其机体,以求与外界相适应,这是要靠遗传上变异淘汰等作用,才能达到目的的,自然非常迟慢。人则只须改变其所用的工具,和其对付事物的方法。我们身体的构造,绝无以异于野蛮人,而其控制环境的成绩却大不相同,即由其一为生物进化,一为文化进化之故。人类学上,证明白冰期以后,人的体质,无大变化。埃及的尸体解剖,亦证明其身体构造,与现今的人相同。可见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恒人每以文化状况,与民族能力,并为一谈,实在是一个重大的错误。遗传学家,论社会的进化,过于重视个体的先天能力,也不免为此等俗见所累。至于有意夸张种族能力的,那更不啻自承其所谓进化,将返于生物进化了。从理论上说,人的行为,也有许多来自机体,和动物无以异的,然亦无不被上文化的色采。如饮食男女之事,即其最显明之例。所以在理论上,虽不能将人类一切行为,都称为文化行为,在事实上,则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可见文化范围的广大。能了解文化,自然就能了解社会了。人类的行为,源于机体的,只是能力。其如何发挥此能力,则全因文化而定其形式。(选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绪论》,《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