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2 晚 练 2 ( 时间: 3 0 分钟 满分: 3 8 分 )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2 分,每小题 3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屠呦呦在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极大地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________ ,可喜可贺。但是,正像许多 ________ 于科学研究的人一样,屠呦呦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拿奖,她知道也许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令人 ________ 的成果,但她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研究。 A.名副其实 沉溺 惊羡 B.名副其实 沉迷 惊艳 C.实至名归 沉溺 惊艳 D.实至名归 沉迷 惊羡 2.下面是四个学生给他们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撰写的马年春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 A.日子红火腾腾起 财运亨通步步高 B.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C.辞旧岁春风化雨滋万物 入新年老马识途领千驹 D.灵蛇腾飞除旧岁 骏马奔腾贺新年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集中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那么就会失去中秋节的灵魂,节日味道不淡才是怪事! 1中秋节节味的“浓”与“淡” 2也是一个展示社会生活的平台 3如果仅仅把中秋节理解为一个吃喝玩乐的“月饼节” 4或是国家的法定假日,只是为了放假休闲,放松身心 5也反映了社会整体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6既体现着人们对中秋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A . 516234 B . 514623 C . 216534 D . 214653 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 (1 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 “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10多年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 “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 “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生的网络游戏。 C. 网络游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背景。 D. 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品很少。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流传至今的我国古代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 作者在第五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C. 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3. 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2.2晚练2.doc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下一句是()

A.
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相随到处绿蓑衣
C.
雪林初下瓦疏珠
D.
金山西见烟尘飞

【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A.
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拂堤杨柳醉春烟。
C.
树阴照水爱晴柔。
D.
烟花三月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