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 (8)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9)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 (10)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物质社会,既要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 (11)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 (12)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 (13)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 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 (14)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所占。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15)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一个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 (16)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 (17)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 (18)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 (19)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 (《浙江日报》 2011年12月9日,有删改) 小题1:结合全文,说说(1)—(4)段对旧日清晨城市图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文章第8段写到“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请联系全文概括“自行车文化”的主要内涵。(4分) 小题3:赏析文章第13段画线的句子。(4分) 小题4:“渐行渐远的自行车”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目标签:
浩浩荡荡
尽力而为
一无所求
举报
相关题库:
现代文阅读题库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多选题】三江平原是指( )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
A.
松花江
B.
乌苏里江
C.
嫩江
D.
黑龙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名词解释】【尽力而为】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孙中山先生的座右铭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所说的世界潮流是指( )。
A.
民族主义
B.
民主政治
C.
社会主义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尽力而为,不畏人言。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
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
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C.
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D.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右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A.
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
B.
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C.
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D.
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 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 想的是
A.
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
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C.
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D.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_____ la medida de 尽力而为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