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和宋代的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分别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说来,在阅读这类经典性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太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 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的态度,并具备质疑的眼光。 B.研究者阅读经典性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细读,就可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C.研究型阅读不用归纳知识点,它关注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目的性较强。 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出发点,论述了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特点。 B.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 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一个人质疑能力越强,越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B.如果不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 C.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进行联想式阅读训练,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D.融合了疑问、对比和联想的阅读方式之后,知识型阅读才能发展为研究型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孝”在中国不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道德伦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规范。古代社会诸多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君臣与父子。事君为“忠”,事父为“孝”。朱熹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在家国天下中,君主是所有人的“家长”,事君既为“忠”,也为“孝”,忠孝本为一体。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认为一切德目都发于仁,而在诸德目中,孝悌又是最基本的。《论语·学而》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把“父子有亲”列为“教以人伦”的“五伦”之首。儒家的思想家编著了《孝经》一书,虽不足两千言,却被推崇备至,影响极为深远。孔子的弟子中,曾参、仲由、闵子骞等都是著名的孝子。自尧舜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倡行孝道,力主以孝治天下。舜本人就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古代社会在考察官吏的时候,总是把孝作为一条用人准则。人子对父母兄长的爱、敬、顺,同样可以推移到君臣关系上,从而实现对君主的“忠”。西周在选拔官吏时,吸取夏商的教训,特别强调道德品行,以“六德”(智、信、仁、圣、义、忠)与“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秦律规定了“五善”与“五失”的考课原则,“五善”,即“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晋朝颁行的《诸郡中正六条举淹滞令》对官员的德行准则也有明确规定:“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孝道之有益于治道,就在于它可以使不同阶层的人恪尽职守,谨慎为人,各安其位,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味“神药”。 古代社会孝道的倡行,是对匮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自发式补充,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战乱不断,一直处于积弱积贫的状态,政府根本无力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每一位父母在年老以后,只能依靠自己的后辈照料,孝顺父母成为维持家族繁衍生息的纽带,绵延千年而经久不衰。 “孝”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情感和道德义务外,还隐约含有一种感恩的思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种感恩的文化薪火相传,促进了家庭和睦,延续了家族的传统。中国人倡行孝道,主张孝、慈并举,讲求父慈子孝。父辈勤勉辛劳,省吃俭用,为的是积攒钱财抚养后辈。后辈们也尽己所能尊老、敬老、养老,丝毫不敢有所懈怠。而父慈子孝的思想推而广之,即为现代社会的博爱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在倡行孝道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大同的阳光大道。尽管婆媳矛盾、遗弃老人的问题仍然不少,子女与父母仇视相争的故事也时有耳闻,但总体而言,中华民族还是处于浓厚的孝文化氛围中。:“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尊老爱幼的传统代代沿袭,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 ( 节选自傅源长《孝道》,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孝”不仅有关家庭的和谐美满,也与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密切相关。 B.在中国古人看来,君臣父子各安其位,这就是人伦的常道,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C.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家国一体模式,家成了国的缩影,国成了一个扩大的家。 D.“孝”在儒家诸德目中是最基本的品德,并通过《孝经》成了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5.下列各句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可以“移孝作忠”,所以古人在考察官吏的时候,总是把“孝”作为一条用人准则。 B.“六德”“六行”“五善”“六条”都反映出古人在考察人才时对孝德的重视。 C.由于为力,民间孝道的倡行,事实上承担了本属于国家保障民生的部分职责。 D.和乌鸦、羊等动物一样,人类也有感恩之心,而“孝”则是人类感恩思想的一种表现。 6.下列各句中,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移孝作忠”的理念强调尊父与尊君的结合,某种意义上使得古代的统治特别长久。 B.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基础,没有对君主的服从,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对父母的孝敬。 C.尧帝倡行孝道,主张以孝治天下,这一点可以从他选择大孝子舜做自己的继承人上看出来。 D.父子关系是双向的,不孝顺的子女固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冷酷自私的父母也不为人看好。 三、默写《出师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