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一)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 乞灵 。美人都是 “ 柳腰桃面 ”“ 王嫱西施 ” ,才子都是 “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谈风景必是 “ 春花秋月 ” ,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 “ 端木遗风 ” ,到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 “ 付梓 ”“ 杀青 ” 。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 “ 套语 ” ,我们所谓 “ 滥调 ”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 自鸣得意 ,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 “ 套版反应 ”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 “ 套版反应 ” 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 “ 套版反应 ” ,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 “ 套板反应 ” 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 “ 套板反应 ” 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 “ 惟陈言之务去 ” 。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 “ 作 ” 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