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刷刷题APP > 万籁此俱寂
"万籁此俱寂"相关考试题目
1.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小题1:万籁此俱寂, 。 小题2: ,凭轩涕泗流。 小题3:重檐翼馆, 。 小题4:四周灌木蒙丛, 。 小题5: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小题6: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 , 。 小题7:晚年手不释卷, , ,读之竟日。 小题8:油蛉在这里低唱, 。
2.
写一写 : 写寂静,可以 以静写静 ,也可以 以声写静 。这篇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正是以声写静。 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建的“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写的都是这样一种寂静。 恰恰因为静极了,才听到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喻。
3.
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1首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2首中的( )是以动衬静。
4.
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5.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写的是:
6.
下列诗句中对应的乐器,按照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②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③几处笙歌鸣别院,不知圣御在谁家;④夜闻筚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7.
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 )是以动衬静。
8.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小题1:万籁此俱寂, 。 小题2: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小题3:普颜色不变, 。 小题4: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 小题5:前面是一条路, , ,继续前进。 小题6: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9.
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小题1: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2: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也不必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小题3:两小儿笑曰:“ !”(《两小儿辩日》) 小题4: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 , ”两句,既是实写,又寓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10.
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共14分) 晒月亮 池莉 ①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 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诗歌的特点是到现在还非常动人和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诵这首唐诗。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
11.
课内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祖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普颜色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默写 小题1:曲径通幽处, 小题2: ,乾坤日夜浮。 小题3:万籁此俱寂, 。 小题4:戎马关山北, 。 小题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 。 小题6:宋初,在相位者多 ,普 。 小题7: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小题8: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13.
诗句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的作者是 ( )
14.
诗文默写(10分,每空一分) 小题1:曲径通幽处, 小题2: ,乾坤日夜浮。 小题3:万籁此俱寂, 。 小题4:戎马关山北, 。 小题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走味。 , 。 小题6:宋初,在相位者多 ,普 。 小题7: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小题8: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15.
翻译: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6.
名句积累(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事之师。(3)人无远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既是实写,又寓...
17.
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3分)
18.
常建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 》 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本诗中的( )句也是以动衬静。
19.
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1首诗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罄音”是以声衬静;第2首诗中的( )是以动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