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刷刷题APP > 州郡
"州郡"相关考试题目
1.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最早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是在( )
3.
双头州郡
4.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5.
侨州郡县 名词解释
6.
公元189年,()率军入雒阳,立献帝,独揽朝政。次年,关东各州郡推举()为盟主联兵讨伐之。
7.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8.
秦以后,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有州、郡、县或路、府(州)、县、府(州)县三级制;有省、路、府(州)县或省、道、府(州)、县(州)四级制。()
9.
为北宋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工程十分艰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
10.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11.
侨州郡县
12.
[名词解释] 双头州郡
13.
京剧《四郎探母》中,“回令” 杨延辉唱段“家住山后磁州郡”是( )板式。
14.
这一时期州郡紊乱的原因是什么?
15.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16.
《汉书》记载:“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17.
【名词解释】[文史]侨州郡县
18.
从( )开始出现州郡县的行政区划制度,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演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9.
为削弱唐末以来的藩镇的权力,北宋采取的措施是①州郡直属中央②设通判③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④控制地方财政()
20.
侨州郡县
21.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22.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23.
简述什么侨州郡县?
24.
侨州郡县
25.
[名词解释] 侨州郡
26.
汉武帝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 ②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③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 ④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27.
侨州郡
28.
在吐蕃统治之前,敦煌 州郡学名称的变化与唐在敦煌行政机构名称的变更
29.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30.
侨置州郡
31.
2018年5月24日,朝鲜对位于朝鲜东北部吉州郡的( )核试验场的多条坑道进行爆破,并拆除相关设施,正式宣布废弃这座核试验场。
32.
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秦 郡 县、道 魏晋南北朝 州 郡、王国 县、侯国 唐后期五代 道 ( 方镇 ) 府、州 县 宋 路 府、州 县 元 省 路、府、州 县 清 省 府 州、县
33.
[名词解释] 侨州郡县制
34.
(2014·山东高考·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35.
隋唐之初将原地方管理中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变革为州(郡)县二级体制,随后又在州(郡)之上设置作为监察区的______,以加强中央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
36.
【名词解释】州郡学
37.
(2016课标Ⅱ,25,4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38.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39.
为削弱唐末以来的藩镇的权力,北宋采取的措施是①州郡直属中央②设通判③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④控制地方财政()
40.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41.
【名词解释】侨州郡
42.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43.
据史料记载,魏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这最有可能是由于
44.
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45.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 ①均田制 ②迁都洛阳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46.
隋唐之初将原地方管理中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变革为州(郡)县二级体制,随后又在州(郡)之上设置作为监察区的______,以加强中央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47.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48.
州郡依其在国中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名曰( )。
49.
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端,十三州即()。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
50.
北宋的“()”指的是州郡的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