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把,持。参见“挾揓”。
1.出自《集韵·去置》揓,把也。
2.出自《听秋声馆词话》闲揓网,拨剌锦鳞无数。
1.目神名。
1.雨之美称。
1.珍珠和玉。泛指珠宝。
2.小粒圆形的玉。
3.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4.比喻丰姿俊秀的人。
5.喻俊杰,英才。
词集。北宋晏殊作。一卷。集前原有张子野序,今佚。收词一百三十余首,多为令词。
1.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①形容文字和谐流畅宋词多就景叙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②形容歌声婉转柔美匈花唱得珠圆玉润,独步一时。
1.缀珠之簪。语出秦李斯《上书谏逐客》"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不进于前。"
1.古地名。
2.喻文彩荟萃之处。
1.珍珠连缀成的帷帐。
2.比喻结实累累的葡萄。
1.犹珠宝。
1.以明珠为饰的琴柱。借指精美的琴。
1.连缀珍珠为饰的什物。
2.比喻歌声圆润悠扬。
1.珍珠。
2.泛指有光泽的圆粒。
1.用五色珠装饰的灯。
1.颜料名。
1.即珠花。妇女头饰。
1.菊花的一种。
1.足上有珠的龟。
2.借指月。
1.骏马名。
1.天神名。
1.即都鄙。京都和边邑。诸﹐通"都"。
1.各表亲。
2.各种章奏表文。
1.祭星的神庙。
1.山名。
2.水名◇又名葭芦川﹑沙河。
1.所有同宗之弟。
2.指所有同胞弟弟。鲁迅有《别诸弟》诗。
1.许多﹔好些个。
1.所有﹔一切。
1.指边疆各少数民族。
1.各地方。
2.犹诸道。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
1.隋唐时以坊为名的各官署。
1.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诸侯对同姓大夫﹐皆尊称为"父"﹐多数就称为"诸父"。
2.指伯父和叔父。
1.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
2.诸葛亮的省称。
1.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
1.即蔓菁。
1.即马灯。一名孔明灯。
1.见"诸葛铜鼓"。
1.地名。又名武侯垒。
1.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
1.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
2.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
1.众乐师。
2.各种工匠。
1.众公卿。
2.诸多年老长者。
3.泛称各位人士。
1.即诸宫调。
1.父之众姊妹。
1.众孤儿。
1.春秋时曹刿和刺客专诸的并称。
①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②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传说中的兽名。
1.天神名。
2.复姓。春秋时有诸稽郢。见《国语.吴语》。
1.驱赶扫除。
2.犹逐疫。
1.到处,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