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①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②人丐夫,而犹嚣嚣③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硁硁(kēng):浅陋而固执的样子。②窭(jù):贫寒。③嚣嚣:众口喧哗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也,性也,命也,一也——一:相同 B.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贻:赠送 C.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务:致力 D.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得:掌握 2.下列句子中,全都说明不知尊经的一组是( ) ①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②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③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④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⑤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⑥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表现在人的情感和事理上,分别是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和亲、义、序、别、信,它们表现不同,但实质相同。 B.富家的父祖辈将他们的财富记录成账本传给子孙,将财富藏在家里。六经就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要完备地存在我们内心。 C.越城卧龙西岗有一所荒废已久的稽山书院,后被修葺一新,并在其内建造了尊经阁。尊经阁落成后,郡守邀作者写一篇记文,作者爽快地答应了。 D.文章指出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分析了经的特点,用富家的财产作比喻,批评了种种不尊经的行为,期望后人读了文章后懂得尊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单选题】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单选题】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单选题】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C.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D.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