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单选题】

(选自茅盾《海南杂忆》,《人民文学》1963年第6期,有删节)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恰当的是()。

A.从海南地方志设“谪宦”、“流寓”条目可知,自汉代以来海南都是放逐罪人之地。
B.苏东坡的《儋耳山》寄托了他对“补天石道旁遗”这一封建社会常见现象的感慨。
C.从古至今,相对于中原,海南的地位都是道旁石,不受重视。
D.天南星这种植物,本作药用,但在八月的海南,也常被当地百姓采用以食疗。

A.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
B.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为理由,但是今天,人定胜天,这里的公路是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经过的名胜,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C.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打打岩根。这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儋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D.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E.
感慨寄托之深,直到最近五十年前,凡读此诗者,大概要同声浩叹。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志》,在“谪官”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几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遗”的“道旁石”么当然,苏东坡写这首诗时,并没有料到在他以后,被贬逐到这个岛上的宋代名臣,就有五个人是因为反对和议、力主抗金而获得的,其中有名震宇宙的李纲、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F.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参观兴隆农场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了历史上的这个海岛,又一次想起了苏东坡那首诗。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
G.
我们的车子在一边是白浪滔天的大海、一边是万顷平畴的稻田之间的公路上,扬长而过。时令是农历岁底,北中国的农民此时正准备屠苏酒,在暖屋里计算今年的收成,筹划着明年的夺粮大战吧不光的北中国,长江两岸的农民此时也是刚结束一个战役,准备着第二个。但是,眼前,这里,海南,我们却看见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迎人。这真是奇观。
H.
还看见公路两旁,长着一丛丛的小草,绵延不断。这些小草矮而丛生,开着绒球似的小白花,枝顶聚生如盖,累累似珍珠,远看去却又像一匹白练。
I.
我忽然想起明朝正统年间王佐所写的一首五古《鸭脚粟》了。这首诗说:
J.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 )。

A.
百日维新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鸦片战争

【单选题】天南星的功效是

A.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B.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C.
温肺祛痰、通络止痛
D.
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E.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单选题】天南星的适应证不包括

A.
顽痰咳嗽
B.
痈疽肿毒
C.
阴虚燥咳
D.
风痰眩晕
E.
痰核

【单选题】下列除何者外,均为天南星的主治证()。

A.
湿痰、寒痰证
B.
风痰眩晕证
C.
破伤风
D.
痈疽肿毒
E.
心下痞、结胸证

【单选题】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
美是主观的东西
C.
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D.
美是主客观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