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单选题】

受人者畏人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 “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1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 刘向 《说苑 ·立节》) 【注释】 1 曾子(公元前 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音shēn),字 子舆 ,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 2奚:什么,相当于“何”,疑问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错误 的一项是( )

A.
鲁君使人往 贻 邑焉 贻:赠送
B.
反 ,复往 反:通“返”,回去
C.
曾子 衣 敝衣以耕 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D.
足以 全 其节也 全:成全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简答题】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

A.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
将以攻宋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D.
子墨子起,再拜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3.请将选文中“夫子何命焉为?”和“吾既已言之王矣”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1)墨子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推论,使公输盘折服的?(请从文中摘录出有关的字词回答)墨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什么特点?请写出两点。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比较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文:《 公输》选段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A.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许也
B.
其子杀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C.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对联:下面是根据甲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的上联,请结合乙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下联。上联:子墨子止楚攻宋,勇敢无畏。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10分)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

A.
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
B.
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
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
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 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小题3: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2分) 小题4: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2分)

【单选题】【甲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乙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均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及主人公“见”的缘由。
B.
甲文“起于鲁”中的“鲁”就是乙文中提到的“我”。
C.
甲文体现墨子的“非攻”思想,乙文表现曹刿的远谋。
D.
甲乙两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