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是( )

A.
知识经济
B.
知识产权
C.
知识管理
D.
知识地位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证券发行的规定不包括()

A.
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及报送募股申请和文件资料、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使用
B.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报送的文件及筹集资金的用途
C.
经纪业务中的禁止性规定
D.
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和程序、公开发行证券的保荐制度及保荐人操守、公开发行股票报送募股申请及文件资料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

A.
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
B.
计量检定
C.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
D.
销售计量器具
E.
使用计量器具

【单选题】下图中反映的是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一鱼尾狮塔,从图中看出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

A.
新加坡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B.
新加坡水热资源良好,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
D.
新加坡得益于美国的支持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自( )开始实施。

A.
1999年1月1日
B.
2000年1月1日
C.
2001年1月1日
D.
2002年1月1日

【单选题】()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A.
自由选择国籍原则
B.
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C.
自愿申请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
D.
不承认双重国籍

【单选题】()是指寄件地和收件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快递服务。

A.
同城快递服务
B.
省内异地快递服务
C.
国内快递服务
D.
国际快递服务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年度自( )。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公历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止
相关题目:
【单选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是( )
A.
知识经济
B.
知识产权
C.
知识管理
D.
知识地位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证券发行的规定不包括()
A.
公开发行新股的条件及报送募股申请和文件资料、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使用
B.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报送的文件及筹集资金的用途
C.
经纪业务中的禁止性规定
D.
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和程序、公开发行证券的保荐制度及保荐人操守、公开发行股票报送募股申请及文件资料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
A.
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
B.
计量检定
C.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
D.
销售计量器具
E.
使用计量器具
【单选题】下图中反映的是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一鱼尾狮塔,从图中看出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
A.
新加坡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B.
新加坡水热资源良好,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C.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
D.
新加坡得益于美国的支持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自( )开始实施。
A.
1999年1月1日
B.
2000年1月1日
C.
2001年1月1日
D.
2002年1月1日
【单选题】()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A.
自由选择国籍原则
B.
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C.
自愿申请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
D.
不承认双重国籍
【单选题】()是指寄件地和收件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快递服务。
A.
同城快递服务
B.
省内异地快递服务
C.
国内快递服务
D.
国际快递服务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年度自( )。
A.
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
农历1月1日起至12月30日止
C.
公历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
D.
公历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