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各种工具工作时,可能导致手部、眼部、皮肤及身体其他部位损伤,或者发生触电、火灾及爆炸等事故。( )
工作中使用钢丝绳和纤维绳的场所,比如系泊、解缆、吊货、绑扎等,钢丝绳可能对手掌或者手指构成伤害,而绳索断裂会导致严重伤害。( )
抛锚、靠码头、系泊、解缆时可能掉落到舷外,锁链、绳子、缆绳断裂会导致严重损伤,可能被升起锚链导致严重损伤,可能会跌倒和绊倒,沉重的制动和处理操作可能引起的手臂和肩部损伤等等。( )
在船上走动时,由于在海上不正常的倾斜或船舶剧烈的摇摆,可能导致人员发生的损伤包括( )①跌倒②可能被船上物体跌落砸伤③从高处跌落在甲板上
进入和在封闭或限制空间工作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 )①缺氧②富氧③可燃气体④有毒气体
实习学生在船实习时最重要的安全事宜是保护好自己,平时多留心,小心谨慎,三思后行,不违规操作,保障个人安全,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护同船他人安全,保护船舶安全。( )
实习学生在船实习时一旦发现或面临危险,要及时报告,不要独自处理,防止事态恶化甚至不可控,要让更多的人马上知道危险的发生和存在,以便能够尽快获得船上专业人员的帮助。( )
紧急情况发生后,实习学生除了及时报告,不应采取任何行动,防止事态恶化,应等待专业船员的救助。( )
实习学生在船实习时不擅自动用船上各种设备,更不要乱动应急按钮。( )
不论在甲板或机舱工作场所,应该正确穿着工作服、工作鞋、戴安全帽,以策安全。( )
船上的职业船员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丰富,更专业,实习学生要尽快获得他们的支援。( )
任何人不可以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危险物品上船。( )
不应随意碰撞挤压或将安全帽用作除佩戴以外的其他用途,例如坐压、砸坚硬物体等。( )
实习学生要遵守当地港口、码头及船上相关规定,不替其他人员携带内容不详的物品进出码头。( )
安全帽在使用时应戴正、戴劳,锁紧帽箍,配有下颌带的安全帽应系紧下颌带,确保在使用中不发生意外脱落。( )
耳塞和耳罩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结合使用噪声衰减效果比单独使用更好。( )
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应暴露在可能危害健康的空气环境中。( )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是通过人体自身呼吸来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对接触颗粒物的作业人员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
空气呼吸器使用方便,并不限于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使用。( )
利用安全带进行悬挂作业时,安全带要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 )
日常防护型口罩适用于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 )
为避免足部受到伤害,应根据工作场所的防护需求,正确选择相应的防护鞋种类。( )
听力防护器具可分为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盔三类,其中防噪音效果最好的是:( )
安全标志是指用以表示、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或指示物体及位置的显著标记,它通常由安全色、几何形状或边框和图形符号等构成。( )
利用安全带进行悬挂作业时,安全带的挂点应位于()。
普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一般可以佩戴( )
紧急设备标志是用以提示急救设施和便携安全设备的使用和位置。( )
逃生标志以绿白对比色的方形、无边框为图形符号,用以提示脱险通道。( )
救生系统和设备标志用以提示救生系统和设备的使用和位置。( )
危险警告标志是用以提醒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
下列标志中表示可以获得医疗人员帮助的紧急医疗站位置的是( )
当我们发现有人员落水时,应该选择最快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船上相关人员。( )
就主要的安全事宜与船上其他人员交流时,通话过程对不清楚或不明白的语句,应及时询问对方,避免发生误会。( )
发现影响人员安全、船舶安全相关事宜报告时,一定要清楚讲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目前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要如实反应事件的实际情况。( )
就主要的安全事宜与船上其他人员交流时,我们使用语句要求尽量短,去除不必要的内容,使受话人容易接受,容易听懂。( )
船上把为弃船和消防以外的其他紧急情况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称之为应急计划。( )
就主要的安全事宜与船上其他人员交流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尽量克服焦躁情绪。( )
就主要的安全事宜与船上其他人员交流时,语言要简洁,一定不可以重复。( )
在船舶上将应变部署表、应急计划合理编制,就能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船员能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 )
船舶的应变部署卡上有应急编号,救生艇号、应变信号、本人的应急任务,还有脱险通道。( )
应变部署中各种警报信号一般用报警器或号笛向全船发出。( )
个人应变职责可从( )查到。①船员应变部署卡;②应变部署表。③航海日志
船上应急报警系统有全船性报警系统和局部性报警系统。( )
机舱施放二氧化碳前的自动报警系统,属于船上的全船性报警系统。( )
当人员遇到任何需要向全船报警的紧急情况时,可使用就近的报警按钮及时发出警报。( )
每位船员应熟悉船上的脱险通道,并保持在任何情况下脱险通道的畅通和无障碍。( )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和便于抢救船舶,脱险通道不止一条,这些脱险通道要求彼此远离并随时可用。( )
每一层甲板的走廊内手动火警按钮的位置应便于到达,且走廊的任何部位距手动火警按钮的距离都不得超过20米。( )
应急现场的集合地点应设在容易到达、宽敞可靠、照明充足的场所。( )
船舶内脱险通道应事先确定,并在( )标以明显的引导标记符号。
A.
包括梯道和出口在内的脱险通道所有各点(包括拐弯和交叉处)
集合地点应选择在容易从起居和工作场所到达的地方。( )
每名船员( )应至少参加一次弃船演习和一次消防演习
为了保证一旦发生事故,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实施,我们就要加强平时的演练,将预案变为本能。( )
一般来说,人的工作能力在紧急情况下通常会降低,这种不利情形只有通过反复、真实的演习才能得到弥补。( )
船上演习是确保船舶安全营运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船舶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要举措。( )
对于实习学生,通过演习应当能够达到如下目的( )。①了解疏散撤离的程序,避免事故导致的恐慌或茫然失措;②正确穿着衣物,能够找到救生衣位置并快速正确穿着救生衣;③熟知实习船的集合地点和登乘地点及脱险通道;④能够发现火情或烟雾,能够示警并报告;⑤能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
听到紧急警报后能否有效行动,取决于应变部署表的内容是否完善。( )
所有的行动包括警报确认、行动确认、穿衣服、拿取规定器材和到达集合地点,都必须迅速优质完成。( )
听到紧急警报后,最好的方法是:一边迅速穿着衣服,一边沉着冷静地听完两组警报。( )
海上对象的应急优先权依次为:船舶—人命—海洋环境。因为船舶是我们的生存基地,为了保船应不惜牺牲生命。( )
听到警报信号后,船上人员切忌( )。①没有弄清情况而盲目行动。②携带应急不需要的物品而妨碍行动。③多穿衣物,影响行动。
严重的垃圾污染会影响到整个海洋环境的生态平衡,但一般不会影响到人类。(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服从指挥能使全船的应急行动忙而不乱,步调一致
B.
指挥人员在下达应急任务时,应从人力、技术、设备安全等方面考虑可操作性
D.
整个应急过程中,实习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听从船员的统一指挥,保证有序快速撤离,前往指定地点集合。
船上生活废弃物、塑料垃圾、操作废弃物、食品废弃物等垃圾应分类投放到垃圾箱或分类袋装。( )
不论是从法律的或道德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每个人都应自觉地保护海洋环境,具备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知识和技能。( )
保护海洋环是每个人的法律义务,违法者将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但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
当垃圾中掺入其他禁止排放或有不同排放要求的物质,或是被此种物质污染时,须适用其中更为严格的要求。( )
按MARPOL公约的要求,在特殊区域以外,对未经粉碎或磨碎的食品废弃物,所有船舶应在距最近陆地( )以外排放。
救助艇的属具备品包括淡水、食物以及视觉信号等。( )
救生艇在艇内浸水和破漏时仍可满载乘员和属具浮起。( )
救生筏有各种属具备品可以供求生者使用,落水的求生者应尽快登乘救生筏。( )
所有乘员都使用安全带缚牢的情况下,救生艇能够自行扶正。( )
为了防止应急过程系错安全带,救生艇上相邻安全带设置为不同颜色。( )
海上撤离系统是能将人员从船舶登乘甲板迅速转移到海上漂浮的救生艇筏上的设备。( )
如果船舶下沉太快,来不及将筏抛入水中,救生筏会随着大船沉到海底。( )
海上撤离系统是为了船上人员在船舶发生灾难事故时,能够迅速地从登乘地点到漂浮平台或救生艇筏上所提供的安全通道。( )
工作救生衣除了不配备救生衣灯、提环和伴带外,浮力和强度等和船用救生衣相同。( )
海上撤离系统可让船上人员直接滑下,加快了撤离难船的时间、保证人员的安全、避免人员入水的危险。( )
仅在一面配置了反光膜的救生衣仅能正面穿着,反穿达不到正面穿着的实效。( )
每艘客船附加配备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5%的救生衣,这些救生衣存放在甲板上或集合站明显易见的地方,供发生海难弃船时不在房间的乘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