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国遭受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材料,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根据材料提出的问题。
材料1
在受到后,一些人预计美国总统会在对外政策上更倾向于多边主义,这也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
但是,美国政府的多边行动承诺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它的战略方针,这一点很快就暴露无遗。当其他国家在美国急需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时,美国很自然地接受了。在追踪“9·11”、分享重要情报和关闭支持恐怖行动的金融网络等问题上,采取国际合作完全符合华盛顿挫败“基地”组织的目的。
的这种单边主义冲动是目光短浅的。为了消除对美国行动自由的潜在束缚,美国政府是在以失去未来的合作伙伴为代价换取现在的行动自由。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1年12月21日文章:单边主义在华盛顿仍然活跃
材料2
“9·11”事件发生后不久,日本就向美国表示无条件地全面支持全球反恐怖战争。日本急于抢在其他国家前面对激进的嫌疑犯采取果断行动,立即冻结了据称与本•和“基地”组织有牵连的组织的资产。东京还任命了一位反恐怖大使,专门负责协调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外交应变措施,……。19日,日本首相宣布了支持美国反对的7点措施。10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反对的新法案。
事实上,最近通过的这些法案彻底背离了日本战后的和平主义宪法和防御政策。跟北约成员国德国不同,时隔五十多年,日本的作用至今仍是亚太地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韩国声称日本对反恐怖斗争的响应“急躁冒进”,中国和则预见,日本武装部队的军事扩张、而且是跟美国齐心协力的军事扩张将“直接威胁”他们的国家安全。
然而,由于现政府似乎一心一意要为日本谋求一个更加辉煌的角色,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讲,在塑造21世纪亚洲的过程中,当前这场全球反恐怖斗争带来的机遇或许是东京防御策略的分水岭,也是重新解释甚至修订该国战后宪法的历史机遇,
英国《简氏情报文摘》周刊2001年11月16日一期文章题:日本的军事扩张
材料3
“9·11”事件后发生的一切确实扭转了国际事务中的许多认识和准则。今年,这一进程似乎有加剧的趋势.因为美国不遗余力,试图将其因近期事件而在国际上赢得的政治及军事地位变成一个长期的存在。
原则上来说,美国的类似心理并不陌生。在美国的政治课堂中,一直有东西在为它打气,即美国数十年以来一直是西方国家的领头羊。即便不是如此,凭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等,美国客观上曾经是,现在和将来也是国际政治及世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它的意见等闲视之。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新挑战(首先是国际)客观上需要这个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采取集体行动。“9·11”事件后,华盛顿又被几乎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弄得头脑发热,在一些著名的鹰派人物眼中,它成为攫取世界领导权、在国际舞台上发号施令、开展行动的基础。
俄罗斯《独立报》2002年1月15日文章:美国政府幻想建立“新帝国”
材料4
美国已经不仅一次试图确立唯我独尊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最后总是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仍然有在俄罗斯、中国和其他一些当今世界的重要国家。因此,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即严峻的国际形势会令新“帝国”叫嚣者的头脑很快冷静下来。
俄罗斯《独立报》2002年1月15日文章:美国政府幻想建立“新帝国”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下问题:
(1)根据材料2,日本政府急于在反对的斗争中向美国表明自己的立场并急于在国际反对的斗争中发挥日本的作用。日本这样做的原因何在
(2)结合材料1、3和4,请回答材料4为什么说“美国试图确立唯我独尊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最后总是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3)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说明“单边主义”的含义。
选做题Ⅱ:
下面是论述人和环境关系的有关材料:
材料1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
“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
“人们的善良乃是法律的产物。”
“这些法律将会让公民们顺着他们要求个人幸福的倾向,把他们很自然地引导到公共幸福上去。”
“各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是随着它们的政治形势变化的。”
“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必须有天才,才能用好法律代替坏法律。”
——摘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2
马克思认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丈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请回答:
(1)简要归纳材料1中的观点。
(2)简要分析材料1中的观点的内在矛盾。
(3)根据材料1和材料2简评马克思对上述观点的批判及对矛盾的合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