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多选题】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的妈妈最近很苦恼,老师说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坐得东倒西歪、爱插嘴、爱做小动作、经常逗弄前桌同学;老师布置作业听完就忘,上课叫他起来朗读课文,他说不会。经常走起路来把同学和桌子都撞倒了。请问小明有哪些问题?
A.
前庭觉失调
B.
本体觉失调
C.
听觉失调
D.
触觉失调
题目标签:
东倒西歪
做小动作
一年级
举报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
A.
注意的转移
B.
注意的分散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动摇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小光和小明是一对孪生兄弟,刚上小学一年级。一次,爸爸带他们去密云水库游玩,看到了野鸭子。小光说:“野鸭子吃小鱼。”小明说:“野鸭子吃小虾。”哥俩说着说着就争论起来,非要爸爸给评评理。爸爸知道他们俩说得都不错,但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用例子来进行比喻。说完后,哥俩都服气了。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爸爸讲给儿子们的话
A.
一个人的爱好是会变化的。爸色小时候很爱吃糖,你奶奶管也管不住。到现在,你让我吃我都不吃。
B.
什么事儿都有两面性。咱们家养了猫,耗子就没了。但是,如果猫身上长了跳蚤也是很讨厌的。
C.
动物有时也通人性。有时主人喂它某种饲料吃得很好,若是陌生人喂,怎么也不吃。
D.
你们兄弟俩的爱好几乎一样,只是对饮料的爱好不同。一个喜欢可乐,一个喜欢雪碧。你妈妈就不在乎,可乐、雪碧都行。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东东非常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或者做小动作,还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堂上说话并做鬼脸。班主任发现后非常生气,对东东说:“你不用上课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你家长什么时候来,你就什么时候再来上课。”东东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 该班主任的行为是否恰当从师德规范的角度加以分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患儿男,8岁,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2年”来诊。患儿上小学三年级,母亲诉其自一年级开始,小动作多,回家做作业拖拉,易受干扰,读书经常漏字、串行,错别字多,学习成绩差,经常丢三落四。查体:体格发育正常,HR86次/min,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关于该病例的药物治疗,叙述正确的有()
A.
首选中枢兴奋药
B.
哌甲酯速释片起始剂量为5mg,1次/d
C.
仅在考试期间服药,以避免不良反应
D.
药物治疗3个月后,可停药观察
E.
药物如果漏服,需要在入睡前补足剂量
F.
药物治疗的最大困难在于依从性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我校高中生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
45,75,15
B.
45,45,45
C.
30,90,15
D.
45,60,30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小明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课堂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小明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小明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门口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小明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A. 对B. 不对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问题: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 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问题: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王老师上课时,小明经常在课堂上做鬼脸,做小动作,影响正常的授课秩序。老师每次都停下讲课,对他进行批评,结果小明反倒变本加厉,更加放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B.
桑代克的试误说
C.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个人发展的( )阶段。
A.
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B.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D.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