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吴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 B.期山东为三处。 C.几何不从汝而也。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小题2:下列加点字中词性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忧劳可以兴国。 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见其难为②视为止,行为迟 B.①汉军乃觉之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C.①盘盘焉,囷囷焉②得养生焉 D.①提刀而立,为之四顾②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小题4:下列句子中与“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然今卒困于此。 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C.赵尝五战于秦。 D.不忍杀之,以赐公。 小题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能够跟上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B.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所遇到的对手都被我击破了,所打击的敌人都臣服了。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是因为亲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 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燕赵两国的君王,才开始有谋略。 小题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况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带领八百壮士夜间突围成功,一路逃亡,又被农夫所骗误入沼泽,逃到东城县,只剩下二十八人,而追兵数千。 B.东城快战中,项羽明知必死,没有退缩,愿意拼死决战,这主要表现他知耻重义。 C.文段(二)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D.文段(二)依次从齐燕赵三国分析各自灭亡的原因之后,进一步从反面作假设推论,以证明确实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小题7:下列各句中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官传序》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是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全文以“呜呼”起笔,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咏叹中显示委婉的韵致。 B.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项羽之死》中对项羽的写法是通过三个连续事件集中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C.《六国论》首段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论古讽今,现实针对性很强。 D.《阿房宫赋》一文文采焕然,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如写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就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宫中歌舞的感受使用白描手法。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