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1 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古田县,有了诗性的润泽。 2 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被淹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3 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渺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 4 宋宁宗庆元二年,韩 侂 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 “ 伪学 ” ,进而列 “ 逆党 ” 名单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 “ 伪学 ” 有牵连的人。原来与朱熹交游的朋友和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为避 “ 伪学 ” 和 “ ” 之难,应古田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 5 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过几百年的时光,我们看到,当年那个年迈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讲学,为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6 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 “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 。在古田期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内的螺峰、谈书、魁龙等多个书院,巡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7 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行走,在绝望里坚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也正是支撑其生命前行的力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久,朱熹为亭题匾曰 “ 溪山第一 ” 。溪山书院于明嘉靖年间圮于水,年间按原貌重建。上世纪 50 年代,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湖底。没于湖底的,当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这溢满书香的湖底,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县城的建筑可以被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体。 8 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念和对朱熹的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 100 名进士。 9 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 “ 蓝田书院 ” 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书院不时会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刻。 10 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 6.(句段作用分析) 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6 分 ) 7 .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 (6 分 ) ★ 8.(题外设计,多练一点) 请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6 分 )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举一反三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相关题目: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