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提出,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则由日本学者最先使用()。
中国沿海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的是()。
清净寺是中国与阿拉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在世界原盐产量中,海盐产量占比最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下列盐区中不属于环渤海盐区的是()。(单项选择题)
江蓠,其藻体可用来提取琼胶,应用于医学等领域。方宗熙教授的这一成果在中国海洋生物细胞工程育种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至今仍然在海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经历了4次热潮,第三次热潮以()为代表。
随着世界性鱼粉资源的短缺,利用()替代私聊中鱼粉已经成为目前水产营养学研究热点。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率先突破了海带()养殖技术。
海洋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系统由信息管理系统和()子系统组成。
从地图上看,西西里岛是意大利那只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
下列属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的是()。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在()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中海是海运最为繁忙的海区,每天在航的船舶有1200艘之多。法国马赛港就是那里著名的港口。
1985年,管华诗院士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该药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海洋药物。()
下列()海产品对缺碘性淋巴结肿、甲状腺肿及睾丸肿胀等症具备良好疗效。
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源源不断地将石油运往欧美各国,被人们称为()。
1976年5月,中国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级深水油港()建成投产。
()是由若干条传统的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按照各自在航运市场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例构成的综合性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国际海运情况的权威指数,是反映国际贸易情况的领先指数。(单行选择题)
人类在认知地球的历史过程中使用过的3中平台为()。
()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中国国内第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是亚洲最大的十二缆深水物探船,其主要从事海上三维地震采集作业。
随着位于()的国内首个海下采煤工作面的建成,中国成为世界第5个实现海底采煤的国家。
巴西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上的坎波斯盆地和巴拉那盆地。()
质谱仪是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
电转换传感器有CTD.离子选择电极,氢气、硫化氢、PH传感器。()
早在1985年中国就有学者提出了热液成矿的多元理论,并注意了洋脊地下热液在铁、铜等硫化物沉淀中的作用。
CTD是温盐深仪的缩写,这3个字母分别指的是()。
POM全称普林斯顿海洋模型,是美国普林斯顿海洋大学科学家于1977年建立起来的一个三位原始方程数值海洋模型,被广泛应用到了()等区域的海流和潮汐模型中。
下列关于深水开采油气的难题中不正确的是()。
A.
水深增加到3000m,地震波能量不易到达底层,构造成像不清晰。
2007年10月末,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整治建成。各国所获得的资料,实现了全球用户的免费共享。()
最早用于检测海冰的卫星遥感是1972年Nimbus-5卫星上的多通道电子扫描微波辐射仪。()
利用Nimbus-5卫星上的多通道电子扫描微波辐射仪得到了全球南极和北极海冰覆盖的全年记录,制作了全球海冰覆盖范围和凝聚图。()
高频地波雷达利用高频段电磁波在导电海洋表面绕射传播且衰减小的特点,能超视探测海平面视线以下的船只、低空飞机和冰山等运动目标和海面海流、海浪和风场等海态信息,最远探测距离可达200nmile。()
陆地上广泛使用电磁波进行无线通信,但由于电磁波在水中衰减很大,所以在水中很难实现电磁波无线通信。()
中国海洋大学的方宗熙教授是中国海藻遗传学的奠基人,在国内主持研究海带()遗传育种首次获得成功。
水面舰船长期处于海水这种盐度较高的腐蚀环境中,常用的腐蚀方法是将活泼金属()在海水介质中与纲结构连接,使船体在总体上成为极阴而得到保护。
水面舰船探测水下目标,包括声学方法和非声方法。目前,水下目标探测效果最好的手段是()。
常规潜艇AIP系统中的“AIP”是“Air-IndependentPropulsio”3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功率限制是限制推进系统的出力,防止船舶电站电荷不足。()
潜艇失事遇险后,采用设闸或舱室注水方式利用艇上逃生设施阶段性上浮到水面的逃生方法被称为潜艇减压脱险法。()
李法西是中国海洋化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64年其发表的首篇海洋化学论文《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研究》是中国河口化学领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迄今为止,人们所熟知的水中的各种能量辐射形式中,以声波的传播性能为最好。()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大型空间遥感仪器,用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接受和使用MODIS数据。()
2014年,马航MH370失联后,美军太平洋舰队曾使用可探测黑匣子信号的拖曳声波定位仪参与搜寻马航失联客机。()
200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诺贝尔()奖共同授予下村修、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绿色荧光蛋白发现和研究方面所坐的贡献。
从抵抗深水压力方面考虑,潜艇采用()截面的耐压艇体最为有利。
“宙斯盾”智慧信息系统是当今()海军最先进、最庞大的综合舰载智慧信息系统。
舰船良好的漂浮状态包括()状态和略有艉倾的()状态。
补给舰在海上为水面舰艇提供补给时,采用的补给方式主要有()补给。
目前,海洋观测备品备件库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各个海区的()设备。
在浑浊、含盐的海水中,光波和声波的传播衰减非常大,相比之下,无线电波在水中的传播性能就好得多。()
目前我国在岸滨建设有多套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主要对海底海流要素进行观测,同时兼顾海浪。海面风等观测要素。()
在北冰洋,从格陵兰海冰盖和陆缘冰架崩落下来调入海里的冰山,可以随着海流进入()。
1958年冬天,美国破冰船()在格林兰以西发现的冰山高出海面167m,是至今发现的最高的冰山。
1978年6月,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SAR海洋动力环境卫星――SEASAT-A,可以实现对()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观测。
凡能通过孔径1mm套筛网目,而被0.042套筛所截留的生物,被称为小型底栖生物。()
“蛟龙”号的水声通信机采用了适合于裁人潜水器的水声通信信号处理技术。下列通信功能中属于“蛟龙”号的是()。
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自主完成设计的新型综合船桥系统荣获2013年度中国设计界的最高奖项“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是国内首获该奖项的大型通导产品。()
目前世界上拥有超过6000m工作水深的三人座研究性载人潜水器的国家有5个,下列国家和潜水请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2014年8月至10月,中国科学家搭载“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在热带西太平洋西边界流关键海域成功布放18套大型深海潜标和160个卫星定位表层漂流浮标,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该海域开展大型潜标集中布放,标志着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初步构建完成。
应用于海洋观测领域的无人航行器,按其航行工作区域分为()。
IODP349航次是新十年(2013-202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也是中国时隔15年后第()次在南海实施大洋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