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资料(一):   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大型医药上市公司。健康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主要产品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炎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其中有12种药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新药。健康公司所有生产线和药品均通过GMP认证。为扩大 经营规模,健康公司拟于2012年进行再融资。   2011年初,由于竞争对手推出了疗效更好的替代药物,健康公司一款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产品——U药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健康公司2011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远低于预期。为了扭转颓势,2011年6月健康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更换了管理层,向新管理层下达了2011年至2013年每年销 售额增长不低于20%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健康公司新管理层上任后,对营销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包括:在国内若干大中型城市增设销售办事处并设立周转仓库;增聘营销人员;提高营 销费用标准,由营销人员负责相关营销费用的经费申请、使用和报销。2011年下半年,健康公司国内药品销售额因此快速增长。此外,为了进一步开拓欧洲市 场,2011年8月,健康公司与一家欧洲著名的药品流通企业——斯瑞公司签订了代销协议,欧洲地区的销售额因此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出口销售回款的速度较 慢。   受到2011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健康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2011年健康公司为研发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投入了较多经费,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补助。   2011年7月,证券监管机构对健康公司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健康公司的大股东国营健康制药厂存在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收取健康公司预付货款”的 方式变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责令健康公司进行整改。2011年底,健康公司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了整改报告,称已经完成了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清理工作。   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公司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内部审计部,内部审计部直接向健康公司总经理汇报工作。内部审计部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专职人员3名,财务部兼职人员2名。   资料(二)   2011年12月31日,健康公司拥有的主要被投资企业和健康公司的持股比例情况如下:
  说明:   甲公司系健康公司的主要产品生产企业,大部分产品销售给丁公司。   乙公司系健康公司设立在江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来料加工企业。   丙公司系健康公司的一个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大部分产品销售给丁公司。   丁公司主要负责健康公司产品的境内外销售,下设多个国内和国外销售办事处。   戊公司主要从事健康公司新药品的研究开发。   己公司主要提供体检服务。   资料(三)   健康公司是华威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华威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华威事务所接受健康公司委托审计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指派为项目合伙人,审计一部注册会计师贾玲为审计项目组负责人,审计项目组成员均从审计一部选派。   在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时,注意到以下事项:   (1)2011年12月,健康公司要求华威事务所代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考虑到独立性的要求,华威事务所指派审计二部负责这项工作。   (2)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规定“本次审计费用为80万元,其中20万元待健康公司2012年再融资成功后收取”。   (3)汤某是健康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但未担任健康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汤某于2011年5月辞职离开华威事务所,并于2011年6月受聘担任健康公司的财务总监。   (4)华威事务所委派金某担任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金某曾担任健康公司2006年至2010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   (5)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成员包某为新加入华威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包某此前为健康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包某的妻子为健康公司下属戊公司的研发工作人员。   资料(四)   乙公司系设立在江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来料加工企业。2011年,乙公司受某境外公司委托加工一种药品复出口,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由该境外公司提 供,其中一种主要材料是美国生产的S材料,单价较高。审计项目组注意到,甲公司同样使用S材料,但甲公司使用的S材料是国内生产的,其单价低于美国生产的 S材料。甲公司用S材料生产的药品在国内销售。经咨询有关专家,审计项目组得知,S材料的国内外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没有差异。   另外,审计项目组发现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存货入库单和出库单均没有编号。健康公司表示,由于存货地点比较分散,并且人手紧张,无法配合审计项目组对两个公司的存货同时实施监盘。   资料(五)   审计项目组在丁公司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时,注意到以下事项:   (1)丁公司于2011年购入一批正版办公软件,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公司在计算当期应交增值税时,将该软件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2)丁公司于2011年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新型号血压计,消费者在购买新型号血压计时可以以健康公司老型号血压计折抵部分价款。   丁公司以收到的扣除老型号血压计折抵价款后的净额,作为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销售额。   (3)为了实现各自的销售额目标,2011年丁公司与同城的另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同时向对方开出金额相同的大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无真实购销交易。   丁公司认为,自己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项税额与从对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相等,因此不存在纳税和其他问题。   (4)2011年,丁公司与一家瑞士公司签订了一项特许权使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丁公司每年应按某型号血压计的销售量向瑞士公司支付 特许权使用费。该瑞士公司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分支机构。2011年末丁公司按当年销售量计提了应付瑞士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 为税前扣除项目。2011年丁公司尚未实际支付该特许权使用费。   丁公司认为虽尚未支付该特许权使用费,但仍应在2011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代扣代缴瑞士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5)2011年丁公司财务人员在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未将发放给营销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和误餐补助纳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理由是丁公司员工每餐误餐补助有明确的标准,并且丁公司专门统计了每名营销人员的实际误餐顿数。   (6)2011年度丁公司财务人员将当年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1100万元全部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了税前扣除。理由是丁公司2011年度的业务招待费未超过丁公司当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5‰。   (7)2011年度丁公司财务人员将当年发生的广告费23000万元全部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了税前扣除。理由是丁公司2011年度的广告费未超过当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15%。 丁公司的广告均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并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23000万元广告费中有应付某广告公司的制作费用3000万元至今尚未实际支付,但全部广告费用均已在2011年内取得相应发票。   (8)2011年丁公司在零售业务中开展“会员积分活动”。顾客在丁公司的销售门店购买药品即可累积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时可以免费享受由己公司提供的价值为300元的1次体检。丁公司将销售药品时收到的款项全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处理。   (9)丁公司于2011年3月份以较低的中标价格与某客户签订了为期2年的不可撤销的供货合同,约定自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 日期间以固 定的中标价格提供广谱抗菌药物。2011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丁公司广谱抗菌药物的成本不断上升,2011年10月起,单位成本已经高于中标价 格。有关专家预计未来2年内,原材料价格仍将上涨。 针对丁公司的上述未执行完毕的合同,健康公司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附注的“重大事项”中进行了披露,但健康公司和丁公司均未进行其他任何账务处理。   (10)丁公司于2011年将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全部予以贴现后,冲销了“应收票据”。健康公司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丁公司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金额。   资料(六)   审计项目组在戊公司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时,注意到以下事项:   戊公司是健康公司下属专门从事新药品研究开发的全资子公司。2011年1月,戊公司开始研发治疗慢性肝炎的A药品。戊公司为此向省科技 厅申请了研发专项经费补贴。经批准的研发专项经费补贴为1500万元,分两次拨付,在2011年批准补贴申请之日拨付700万元,余款800万元待研发项 目通过结项验收时支付。如果该研发项目A药品未能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则视为验收不通过,第二笔补贴款800万元将不再拨付,已拨付的第一笔补贴不再 收回。   2011年戊公司为研发A药品累计投入了3500万元,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药品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能否成功尚不确 定。戊公司将2011年收到的700万元研发专项经费补贴冲减了开发支出。2011年12月31日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A药品的开发支出为2800万元。   资料(七)   在复核审计项目组部分成员的工作底稿时,发现如下事项:   (1)2012年1月,贾玲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决定直接依赖健康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所实施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结果,以减少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内部控制测试工作量。   (2)鉴于丙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并且根据计划阶段的了解及以往年度审计经验,丙公司的错报风险低,审计项目组决定仅对其在集团层面实施分析程序。   (3)鉴于健康公司现有管理层是2011年6月才开始就任,审计项目组向现有管理层获取了仅涵盖2011年下半年的书面声明。   (4)针对2011年度利息支出完整性的审计目标,审计项目组以2011年度所有利息支出账面记录为样本总体实施了抽样检查,核对原始凭证所载金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资料(八)   健康公司的财务人员就以下事项征询意见:   (1)2012年初,健康公司与某客户签订了一项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健康公司从该客户采购血糖仪,而该客户则从健康公司采购降压药品,双方约定往来款定期以净额结算。   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能否在财务报表中将针对该客户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余额以轧抵后的净额列示提出分析意见。   (2)2011年1月1日,健康公司以250万元的价款从海洲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关联方)购买了其全资子公司——己公司40%的股权,并派员参 与己公司的 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对己公司具有重大影响。2011年1月1日,己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己公司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120万 元,预计净残值为0,按5年计提折旧,截至2011年1月1日已使用1年,评估价值为1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4年。除此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 不一致外,2011年1月1日己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一致。2011年度己公司实现净利润46万元。   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应如何计算其对己公司2011年投资收益的金额提出分析意见。   (3)2012年1月1日,健康公司又以125万元的价款从海洲市第一人民医院购买了己公司20%的股权,健康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能够对己公司实施控制。2012年1月1日,己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5万元。   针对上述交易,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应如何计算其于2012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的金额提出分析意见。   (4)2011年初,由于竞争对手推出了疗效更好的替代药物,健康公司的U药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U药品由甲公司下设一个分厂专门生产和销售 (不通过丁公 司销售),该分厂在生产、销售、管理和考核方面都相对独立。该分厂为生产U药品于2005年5月购入了3台专用设备,这3台专用设备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每台专用设备都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   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应如何考虑对甲公司该分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出分析意见。   (5)2011年6月健康公司对管理层和关键技术人员出台了激励措施,规定:上述人员自2011年7月1日起继续在健康公司服务2年,如果健康 公司每股收 益年均递增10%,将授予每人相当于10,000股股票于行权日对应价值的现金奖励。鉴于2011年度每股收益下滑,健康公司董事会在2012年初决定延 长服务期限条款至3年。   财务人员希望就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以及延长管理层和关键技术人员的服务期限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提出分析意见。   (6)除了戊公司承担研发工作外,健康公司本部也承担了一部分研发职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健康公司本部2011年度发生的新产品研发费用中一部分转入了无形资产,其余部分计入了2011年度损益。 财务人员希望就计入2011年度损益和无形资产中的研发费用能否在计算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以及扣除比例提出分析意见。   (7)2012年初,健康公司从下属公司甲公司采购药品,向甲公司签发了一张商业承兑汇票。甲公司随即将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办理了贴现。   财务人员希望就上述贴现业务如何在健康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列示提出分析意见。   要求:

针对资料(一),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识别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所识别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

资料(一):   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大型医药上市公司。健康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主要产品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炎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其中有12种药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新药。健康公司所有生产线和药品均通过GMP认证。为扩大 经营规模,健康公司拟于2012年进行再融资。   2011年初,由于竞争对手推出了疗效更好的替代药物,健康公司一款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产品——U药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健康公司2011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远低于预期。为了扭转颓势,2011年6月健康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更换了管理层,向新管理层下达了2011年至2013年每年销 售额增长不低于20%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健康公司新管理层上任后,对营销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包括:在国内若干大中型城市增设销售办事处并设立周转仓库;增聘营销人员;提高营 销费用标准,由营销人员负责相关营销费用的经费申请、使用和报销。2011年下半年,健康公司国内药品销售额因此快速增长。此外,为了进一步开拓欧洲市 场,2011年8月,健康公司与一家欧洲著名的药品流通企业——斯瑞公司签订了代销协议,欧洲地区的销售额因此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出口销售回款的速度较 慢。   受到2011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健康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2011年健康公司为研发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投入了较多经费,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补助。   2011年7月,证券监管机构对健康公司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健康公司的大股东国营健康制药厂存在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收取健康公司预付货款”的 方式变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责令健康公司进行整改。2011年底,健康公司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了整改报告,称已经完成了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清理工作。   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公司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内部审计部,内部审计部直接向健康公司总经理汇报工作。内部审计部有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专职人员3名,财务部兼职人员2名。   资料(二)   2011年12月31日,健康公司拥有的主要被投资企业和健康公司的持股比例情况如下:
  说明:   甲公司系健康公司的主要产品生产企业,大部分产品销售给丁公司。   乙公司系健康公司设立在江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来料加工企业。   丙公司系健康公司的一个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大部分产品销售给丁公司。   丁公司主要负责健康公司产品的境内外销售,下设多个国内和国外销售办事处。   戊公司主要从事健康公司新药品的研究开发。   己公司主要提供体检服务。   资料(三)   健康公司是华威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华威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华威事务所接受健康公司委托审计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指派为项目合伙人,审计一部注册会计师贾玲为审计项目组负责人,审计项目组成员均从审计一部选派。   在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时,注意到以下事项:   (1)2011年12月,健康公司要求华威事务所代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考虑到独立性的要求,华威事务所指派审计二部负责这项工作。   (2)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规定“本次审计费用为80万元,其中20万元待健康公司2012年再融资成功后收取”。   (3)汤某是健康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但未担任健康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汤某于2011年5月辞职离开华威事务所,并于2011年6月受聘担任健康公司的财务总监。   (4)华威事务所委派金某担任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金某曾担任健康公司2006年至2010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   (5)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成员包某为新加入华威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包某此前为健康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包某的妻子为健康公司下属戊公司的研发工作人员。   资料(四)   乙公司系设立在江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来料加工企业。2011年,乙公司受某境外公司委托加工一种药品复出口,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由该境外公司提 供,其中一种主要材料是美国生产的S材料,单价较高。审计项目组注意到,甲公司同样使用S材料,但甲公司使用的S材料是国内生产的,其单价低于美国生产的 S材料。甲公司用S材料生产的药品在国内销售。经咨询有关专家,审计项目组得知,S材料的国内外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没有差异。   另外,审计项目组发现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存货入库单和出库单均没有编号。健康公司表示,由于存货地点比较分散,并且人手紧张,无法配合审计项目组对两个公司的存货同时实施监盘。   资料(五)   审计项目组在丁公司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时,注意到以下事项:   (1)丁公司于2011年购入一批正版办公软件,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公司在计算当期应交增值税时,将该软件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2)丁公司于2011年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新型号血压计,消费者在购买新型号血压计时可以以健康公司老型号血压计折抵部分价款。   丁公司以收到的扣除老型号血压计折抵价款后的净额,作为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销售额。   (3)为了实现各自的销售额目标,2011年丁公司与同城的另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同时向对方开出金额相同的大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无真实购销交易。   丁公司认为,自己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项税额与从对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相等,因此不存在纳税和其他问题。   (4)2011年,丁公司与一家瑞士公司签订了一项特许权使用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丁公司每年应按某型号血压计的销售量向瑞士公司支付 特许权使用费。该瑞士公司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分支机构。2011年末丁公司按当年销售量计提了应付瑞士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 为税前扣除项目。2011年丁公司尚未实际支付该特许权使用费。   丁公司认为虽尚未支付该特许权使用费,但仍应在2011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代扣代缴瑞士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5)2011年丁公司财务人员在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未将发放给营销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和误餐补助纳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理由是丁公司员工每餐误餐补助有明确的标准,并且丁公司专门统计了每名营销人员的实际误餐顿数。   (6)2011年度丁公司财务人员将当年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1100万元全部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了税前扣除。理由是丁公司2011年度的业务招待费未超过丁公司当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5‰。   (7)2011年度丁公司财务人员将当年发生的广告费23000万元全部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作了税前扣除。理由是丁公司2011年度的广告费未超过当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的15%。 丁公司的广告均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并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23000万元广告费中有应付某广告公司的制作费用3000万元至今尚未实际支付,但全部广告费用均已在2011年内取得相应发票。   (8)2011年丁公司在零售业务中开展“会员积分活动”。顾客在丁公司的销售门店购买药品即可累积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时可以免费享受由己公司提供的价值为300元的1次体检。丁公司将销售药品时收到的款项全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处理。   (9)丁公司于2011年3月份以较低的中标价格与某客户签订了为期2年的不可撤销的供货合同,约定自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 日期间以固 定的中标价格提供广谱抗菌药物。2011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丁公司广谱抗菌药物的成本不断上升,2011年10月起,单位成本已经高于中标价 格。有关专家预计未来2年内,原材料价格仍将上涨。 针对丁公司的上述未执行完毕的合同,健康公司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附注的“重大事项”中进行了披露,但健康公司和丁公司均未进行其他任何账务处理。   (10)丁公司于2011年将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全部予以贴现后,冲销了“应收票据”。健康公司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丁公司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金额。   资料(六)   审计项目组在戊公司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时,注意到以下事项:   戊公司是健康公司下属专门从事新药品研究开发的全资子公司。2011年1月,戊公司开始研发治疗慢性肝炎的A药品。戊公司为此向省科技 厅申请了研发专项经费补贴。经批准的研发专项经费补贴为1500万元,分两次拨付,在2011年批准补贴申请之日拨付700万元,余款800万元待研发项 目通过结项验收时支付。如果该研发项目A药品未能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则视为验收不通过,第二笔补贴款800万元将不再拨付,已拨付的第一笔补贴不再 收回。   2011年戊公司为研发A药品累计投入了3500万元,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药品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能否成功尚不确 定。戊公司将2011年收到的700万元研发专项经费补贴冲减了开发支出。2011年12月31日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A药品的开发支出为2800万元。   资料(七)   在复核审计项目组部分成员的工作底稿时,发现如下事项:   (1)2012年1月,贾玲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决定直接依赖健康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所实施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结果,以减少健康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的内部控制测试工作量。   (2)鉴于丙公司规模相对较小,并且根据计划阶段的了解及以往年度审计经验,丙公司的错报风险低,审计项目组决定仅对其在集团层面实施分析程序。   (3)鉴于健康公司现有管理层是2011年6月才开始就任,审计项目组向现有管理层获取了仅涵盖2011年下半年的书面声明。   (4)针对2011年度利息支出完整性的审计目标,审计项目组以2011年度所有利息支出账面记录为样本总体实施了抽样检查,核对原始凭证所载金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资料(八)   健康公司的财务人员就以下事项征询意见:   (1)2012年初,健康公司与某客户签订了一项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健康公司从该客户采购血糖仪,而该客户则从健康公司采购降压药品,双方约定往来款定期以净额结算。   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能否在财务报表中将针对该客户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余额以轧抵后的净额列示提出分析意见。   (2)2011年1月1日,健康公司以250万元的价款从海洲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关联方)购买了其全资子公司——己公司40%的股权,并派员参 与己公司的 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对己公司具有重大影响。2011年1月1日,己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万元。己公司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120万 元,预计净残值为0,按5年计提折旧,截至2011年1月1日已使用1年,评估价值为1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4年。除此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 不一致外,2011年1月1日己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一致。2011年度己公司实现净利润46万元。   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应如何计算其对己公司2011年投资收益的金额提出分析意见。   (3)2012年1月1日,健康公司又以125万元的价款从海洲市第一人民医院购买了己公司20%的股权,健康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能够对己公司实施控制。2012年1月1日,己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5万元。   针对上述交易,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应如何计算其于2012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的金额提出分析意见。   (4)2011年初,由于竞争对手推出了疗效更好的替代药物,健康公司的U药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U药品由甲公司下设一个分厂专门生产和销售 (不通过丁公 司销售),该分厂在生产、销售、管理和考核方面都相对独立。该分厂为生产U药品于2005年5月购入了3台专用设备,这3台专用设备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每台专用设备都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   财务人员希望就健康公司应如何考虑对甲公司该分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提出分析意见。   (5)2011年6月健康公司对管理层和关键技术人员出台了激励措施,规定:上述人员自2011年7月1日起继续在健康公司服务2年,如果健康 公司每股收 益年均递增10%,将授予每人相当于10,000股股票于行权日对应价值的现金奖励。鉴于2011年度每股收益下滑,健康公司董事会在2012年初决定延 长服务期限条款至3年。   财务人员希望就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以及延长管理层和关键技术人员的服务期限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提出分析意见。   (6)除了戊公司承担研发工作外,健康公司本部也承担了一部分研发职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健康公司本部2011年度发生的新产品研发费用中一部分转入了无形资产,其余部分计入了2011年度损益。 财务人员希望就计入2011年度损益和无形资产中的研发费用能否在计算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以及扣除比例提出分析意见。   (7)2012年初,健康公司从下属公司甲公司采购药品,向甲公司签发了一张商业承兑汇票。甲公司随即将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办理了贴现。   财务人员希望就上述贴现业务如何在健康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列示提出分析意见。   要求: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多选题】卫计委:2020年三甲医院须配总会计师[新闻早报]-_标清.3gp 根据视频如果2020年常州第一人民医院(三甲)没有设置总会计师,将要负哪些责任?

A.
常州市财政部门责令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改正
B.
对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进行2000-20000元的罚款,对医院进行3000-50000元的罚款
C.
对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的会计科科长处以2000-20000元的罚款
D.
对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给予警告处分

【单选题】什么样的集团客户可以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A.
所有集团客户
B.
AB类集团客户
C.
有营业执照的集团客户
D.
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的集团客户

【多选题】下列应税行为中,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 )。

A.
纳税人在境内提供公路货物运输服务
B.
商业企业向个人销售烟酒
C.
纳税人销售旧货并且放弃减税
D.
一般纳税人的单采血浆站销售非临床用人体血液且选择简易计税

【多选题】下列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 )。(2021年)

A.
劳保超市向一般纳税人零售劳保用品
B.
酒店向个人提供餐饮服务
C.
企业向个人销售化妆品
D.
企业向一般纳税人销售免税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