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简答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A 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 20 元。本期购进 A 材料 6 000 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总额为 102 000 元,增值税额为 16 320 元。另发生运杂费用 1 400 元,途中保险费用 359 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 5 995 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5 吨。 要求:计算购进 A 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额。 2. 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 2 060 公斤,每公斤单价 ( 含增值税 )50 元,另外支付运杂费 3 500 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 60 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 620 元。 要求:计算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 3. 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5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 要求:计算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4. 某企业在存货发出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该企业 2011 年 10 月初库存材料 60 件,每件为 1 000 元,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批 200 件,每件 950 元,另一批 100 件,每件 1 046 元 . 要求:计算月末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 5. 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2015年12月31日库存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8万元。该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2015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万元。 计算分析题2 1. 甲公司出售设备一台,售价为14万元。该设备的原价为15万元,已提折旧2.5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计算本期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 2. 海洋公司融资租入一台设备,其原账面价值为 215 万元,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为 205 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为 250 万元,按出租人的内含利率折现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 210 万元,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 5 万元。 要求:计算在租赁开始日,海洋公司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未确认融资费用。 3. 大洋公司 2017 年 6 月 20 日 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 200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50 万元。 要求: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 2018 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 4. 甲公司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30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2.5万元。 要求: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计算第4年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5.2019 年 1 月 1 日 , L 公司将某专利权的使用权转让给 W 公司,每年收取租金 16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6 %。转让期间 L 公司不使用该项专利。该专利权系 L 公司 2018 年 2 月 1 日 购入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24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6 年。该无形资产按直线法摊销。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 L 公司 2019 年度因该专利权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 计算分析题 3 1.L 公司于2017年1月30日购入一项专利权,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36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法律规定有效年限为9年。2018年12月31日,由于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致使其发生减值,L公司估计可收回金额为175万元。假定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进行摊销。 要求:计算至2019年底,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 2.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6% ,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甲公司以一台原价为 200 万元的设备与乙公司交换,该设备已计提折旧额为 8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交换中发生固定资产清理费用 5 万元。乙公司以自产的一批钢材进行交换,钢材的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钢材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 70 万元,并支付甲公司补价为 30 万元。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计算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3. 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 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15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计算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 4. 某企业 2018 年 10 月 10 日用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40 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12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50 万元,计税价格为 140 万元,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6% (假定不考虑运费可抵扣的进项税);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 16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10 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换入资产收到补价的比例。 5. 某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 105 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 35 万元,税收滞纳金 20 万元,超标的业务招待费 10 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 25 %。假设不存在递延所得税。 要求:计算的本期所得税费用。 计算分析题4 1. 甲公司2015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 22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 35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 95万元,存货盘亏损失 2.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42万元,无形资产摊销 35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计算甲公司2015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 2. 某企业 2015 年实际支付工资 50 万元,各种奖金 5 万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 40 万元,奖金 3 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10 万元,奖金 2 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 2015 年现金流量表中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项目的金额。 3. 某企业本期营业收入为 1 000 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 500 万元,其他业务成本为 80 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 15 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30 万元,营业外收入 20 万元,营业外支出 10 万元,所得税税率 25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 要求:计算该企业本期净利润。 4. 甲公司2015年5月13日与客户签订了一项工程劳务合同,合同期9个月,合同总收入5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350万元;至2015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160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百分比确定劳务完工程度。在年末确认劳务收入时,甲公司发现,客户已发生严重的财务危机,估计只能从工程款中收回成本150万元。 要求:计算甲公司2015年度应确认的劳务收入。 5. 某工业企业2015 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4 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3 51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2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为10万元,财务费用为1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20万元, 营业外支出为1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计算企业2015年度的净利润。 计算分析题5 1. 企业期末“本年利润”的借方余额为7万元,“利润分配”和“应付股利”账户贷方余额分别为18万元和12万元。 要求:计算当期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 2. 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 A 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 1 000 万股,每股面值 1 元,每股发行价格为 4 元。假定股票发行成功股款已经全部收到,不考虑发行过程中的税费等因素。 要求:计算甲股份有限公司记入 “ 资本公积 ” 科目的金额 3. 某企业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期初应收账款的余额为 0 。 2015 年 5 月 10 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 10 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7 %,款项尚未收到。 2015 年 5 月 30 日,预收货款 10 000 元。 要求:计算 2015 年 5 月 31 日应收账款的余额。 4.某企业2014年发生的营业收入为1100万元,营业成本为600万元,销售费用为20万元,管理费用为50万元,财务费用为10万元,投资收益为40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70万元(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0万元(收益),营业外收入为25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5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2014年的营业利润。 5. 甲公司 2015 年初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如下:实收资本 2 000 万元,资本公积 500 万元,盈余公积 3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600 万元。 2015 年度实现利润总额 1 000 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按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及其他因素。要求:计算甲公司 2015 年末可供分配利润。

举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什么样的集团客户可以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A.
所有集团客户
B.
AB类集团客户
C.
有营业执照的集团客户
D.
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的集团客户

【多选题】下列应税行为中,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 )。

A.
纳税人在境内提供公路货物运输服务
B.
商业企业向个人销售烟酒
C.
纳税人销售旧货并且放弃减税
D.
一般纳税人的单采血浆站销售非临床用人体血液且选择简易计税

【多选题】下列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 )。(2021年)

A.
劳保超市向一般纳税人零售劳保用品
B.
酒店向个人提供餐饮服务
C.
企业向个人销售化妆品
D.
企业向一般纳税人销售免税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