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单选题】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Ⅰ期或Ⅱ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______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A.
>350/mm
B.
≤350/mm
C.
>250/mm
D.
≤250/m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刷刷题刷刷变学霸
举一反三

【单选题】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多选题】艾滋病感染的易感人群()

A.
B.
友病患者
C.
医务工作者
D.
多次输血者
E.
静脉药瘾者

【单选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0.2×109/L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属()

A.
抗病毒治疗
B.
免疫治疗
C.
对症治疗
D.
支持治疗
E.
预防性治疗

【单选题】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A.
B.
静脉药物依赖者
C.
性者
D.
静脉吸毒者
E.
医护人员

【单选题】艾滋病感染窗口期是指()

A.
HIV进入体内至HIV抗体阳性这一段时间
B.
免疫缺陷,出现机会感染
C.
免疫力下降,出现艾滋病某此临床症状
D.
HIV抗体阳性,但免疫力基本正常

【单选题】下列与免疫功能无关的疾病是 [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红绿色盲
C.
过敏性鼻炎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单选题】实现细胞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是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单核细胞
E.
嗜碱粒细胞

【单选题】患者男性,36岁。有吸毒史,化验显示CDT淋巴细胞计数102个/μl,HIV(+),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对于该患者应给予的药物是()

A.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
B.
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克拉霉素
C.
阿巴卡韦+干扰素+金刚烷胺
D.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利福平
E.
齐多夫定+阿巴卡韦+阿糖胞苷

【单选题】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在B族维生素中最突出。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5
E.
维生素B12

【单选题】植物药增强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
多肽类
B.
有机酸类
C.
黄酮苷类
D.
多糖类
E.
生物碱类
相关题目:
【单选题】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多选题】艾滋病感染的易感人群()
A.
B.
友病患者
C.
医务工作者
D.
多次输血者
E.
静脉药瘾者
【单选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0.2×109/L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属()
A.
抗病毒治疗
B.
免疫治疗
C.
对症治疗
D.
支持治疗
E.
预防性治疗
【单选题】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A.
B.
静脉药物依赖者
C.
性者
D.
静脉吸毒者
E.
医护人员
【单选题】艾滋病感染窗口期是指()
A.
HIV进入体内至HIV抗体阳性这一段时间
B.
免疫缺陷,出现机会感染
C.
免疫力下降,出现艾滋病某此临床症状
D.
HIV抗体阳性,但免疫力基本正常
【单选题】下列与免疫功能无关的疾病是 [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红绿色盲
C.
过敏性鼻炎
D.
类风湿性关节炎
【单选题】实现细胞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是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单核细胞
E.
嗜碱粒细胞
【单选题】患者男性,36岁。有吸毒史,化验显示CDT淋巴细胞计数102个/μl,HIV(+),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对于该患者应给予的药物是()
A.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
B.
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克拉霉素
C.
阿巴卡韦+干扰素+金刚烷胺
D.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利福平
E.
齐多夫定+阿巴卡韦+阿糖胞苷
【单选题】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在B族维生素中最突出。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B5
E.
维生素B12
【单选题】植物药增强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
多肽类
B.
有机酸类
C.
黄酮苷类
D.
多糖类
E.
生物碱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