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刷刷题APP > 曲艺
"曲艺"相关考试题目
1.
“岔曲”是哪种曲艺特有的形式( )。
2.
此舞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和西洋芭蕾舞剧艺术共同孕育的产物,该剧根据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故事为题材,其中的舞蹈形象有三圣母、沉香,这个舞剧的名称为()?
3.
综合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大特点
4.
地方性曲艺区别于普通曲艺门类最大的特点是()。
5.
四物乐演奏是()族的曲艺艺术。
6.
戏曲艺术的综合性体现歌、舞、剧高度综合。
7.
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国粹是__________,它的唱腔分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声腔系统。它的节拍是用板、眼来表示的,板代表__________,眼代表__________。
8.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脚夫调》、《弥渡山歌》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山歌?
9.
皮影戏是我国唯一的平面造型戏曲艺术品种,世人称之为 “平面傀儡”。山西皮影戏主要以什么为主 ( ) a孝义皮腔纸窗影戏 b 碗碗腔纱窗影戏
10.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下列民歌与其涉及区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11.
北京民间曲艺相当繁荣,其中评剧,习称( )较受百姓欢迎。
12.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
13.
曲艺表演特点:一要口齿伶俐,二要顿挫迟疾,三要装文扮武我自己,好像满台大戏。()
14.
曲艺相声娱乐性,下列逻辑相似( )。
15.
以下属于北京民间曲艺的有( )。
16.
“抖包袱”是我国哪种“说、学、逗、唱”有关的曲艺形式的术语?
17.
祖籍江苏的梅兰芳是近代文化名人,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
18.
《丑末寅初》为天津曲艺家骆玉笙演唱的著名鼓曲。该曲名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 ______左右。
19.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其中,一个人表演动作,一个人藏在后面或说或唱,互相配合,这种曲艺形式叫()。
20.
《桃花扇》对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21.
中国古典舞最早是向中国的戏曲艺术借鉴经验。
22.
关汉卿是()代的戏曲艺术家。
23.
宋元时期,城市繁荣,除茶楼、酒肆里经常有歌妓卖唱外,还有许多供游乐的去处,称为“瓦舍”(“瓦肆”)又称“()”。在瓦市里设有专门供各种戏曲、曲艺表演的场所,称为“勾栏”。
24.
《孟姜女》的曲调被广泛运用到戏曲、曲艺中。
25.
【名词解释】戏曲、曲艺管理
26.
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是( )
27.
戏曲艺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它的孕育期很漫长,直到( )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28.
歌曲艺术处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有( )
29.
《丑末寅初》为天津曲艺家骆玉笙演唱的著名鼓曲。该曲名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______点钟左右。
30.
戏曲()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剧种的重要因素。
31.
“二人台”是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曲艺,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32.
清代康熙年间对曲艺的演出已有明确的记载。如《百戏竹枝同》中已提到了评书、十不闲、莲花落、八角鼓、相声等。( )
33.
丽水主要民间曲艺种类?
34.
戏曲艺术作品:《长生殿》
35.
苏州评弹印象 姑苏夏日雨初停, 相聚非遗曲艺厅。 软语评弹多顿挫, 吴音柔缓绕云屏。 说弹噱唱琮铮韵, 拨弄挑勾演技灵。 黛玉葬花催泪下, 满堂喝彩荡南庭。
36.
宋元时期,城市繁荣,除茶楼、酒肆里经常有歌妓卖唱外,还有许多供游乐的去处,称为“瓦舍”(“瓦肆”)又称“()”。在瓦市里设有专门供各种戏曲、曲艺表演的场所,称为“勾栏”。
37.
如图中所示的剧种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全。该剧种形成于()
38.
程式性的方式并非是中国戏曲艺术特有的,西方歌剧同样具备。()
39.
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虚拟性、程式化、综合性。
40.
在唐代出现对佛教经文通俗化类似于曲艺形式的讲演,叫做()。
41.
评书:曲艺
42.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43.
全国曲艺会演 (打鲁迅著作名一)
44.
中国戏曲艺术独特艺术风格的变革革新是要必行的。()
45.
文十番是发源于莆田市城厢区的民间音乐曲艺形式。
46.
简述大本曲的曲艺特色。
47.
()是类似快书、顺口溜的一种诵说曲艺。
48.
【名词解释】浙江曲艺团
49.
南北朝时期的( )被誉为我国戏曲艺术的雏形
50.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