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体格发育指标:体重8.5kg、身长70cm;②动作发育:会爬、能站;③语言发育: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句,如"再见"等,看见熟人会伸手要人抱,其月龄9个月。
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产能营养素,每克可供能量分别为:4kcal(16.74kj),9kcal(37.66kj),4kcal(16.74kj)。1kcal=4.184kj,1KJ=0.239kcal。小儿能量需要分下列5个方面: (1)基础代谢所需: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C~25℃环境中人体维持生命,进行最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小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量较成人高,并随年龄增长、体表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基础代谢所需在婴儿期占总能量的50%。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230.12KJ)/(kg·d),7岁时约需44kcal(184.10KJ)/(kg·d),12岁时约需30kcal(125.52kj)/(kg·d)。 (2)食物热力作用:指在消化和吸收食物中营养素的过程中出现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即食物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与食物成分有关,蛋白质食物的热力作用最高,故婴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的7%~8%,而混合膳食的年长儿仅为5%。 (3)活动所需:此项能量所需与身体大小、活动类别、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活动所需能量个体差异较大,并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一般婴儿约需15~20kcal(62.76~83.68kj)/(kg·d),12~13岁约需30kcal(125.52kj)/(kg·d)。 (4)排泄丢失:通常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总能量的10%,即8~11kcal(33.47~46.02kj)/(kg·d),当腹泻或胃肠道功能紊乱时可成倍增加。 (5)生长发育所需:此为小儿所特有,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与儿童生长的速度成正比。每增加1g体重约需能量5kcal(20.92kj)。婴儿期占总能量的25%~30%。以上5部分能量的总和即为机体每日总能量的需要量。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量越大,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每千克约需95~100kcal(397.48~418.40KJ),以后可按每3岁减少10kcal(41.84KJ)推算,到15岁时达成人需要量,约为50~60kcal(209.20~251.04kj)。一般婴儿期基础代谢占总能量的50%,食物的热力作用占7%~8%,生长和活动所需占32%~35%,排泄丢失占10%。
脊髓灰质炎疫苗初种年龄2个月,3个月,4个月或2个月以上。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以上易患儿。百日咳疫苗初种年龄3个月,4个月,5个月或3个月以上。乙肝疫苗初种年龄出生时,1个月,6个月。肺炎链球菌疫苗不是计划免疫。
1岁小儿未接种过卡介苗,PPD阳性表示体内有活动结核。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分为四期:①初期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夜惊、易激惹。②活动期(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不良和多种血生化改变。③恢复期:经过治疗症状改善,骨骼、血生化改善。④后遗症期:2~3岁时留下不同骨骼系统改变。
总能量包括基础代谢所需、生长所需、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活动所需及排泄的消耗。1岁以内婴儿估算为每日110kcal(460KJ)/(kg·d)。
4个月女婴,冬季出生,日照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说明存在维生素入量不足。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有颅骨软化是佝偻病初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