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操作系统题库
操作系统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48
考试分类
高级系统架构师>操作系统
售价
¥5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高级系统架构师-操作系统
...更多
题目预览
【单选题】
[1/48]虚拟内存是基于程序的局部性原理而设计的。下面关于局部性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程序代码顺序执行
B.
程序按照非一致性方式访问内存
C.
程序连续地访问许多变量
D.
程序在一段时间内访问相对小的一段地址空间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即程序的地址访问流很强的时序相关性,未来的访问模式与最近已发生的访问模式相似。虚拟内存操作是基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程序的局部性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其中空间局部性是指程序在一段时间内访问相对小的一段地址空间。

【单选题】
[2/48]影响文件系统可靠性因素之一是文件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如果读取(1)的某磁盘块,修改后在写回磁盘前系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文...
A.
用户文件的某磁盘块
B.
空闲表磁盘块
C.
用户目录文件
D.
系统目录文件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影响文件系统可靠性因素之一是文件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如果读取系统目录文件的某磁盘块,修改后在写回磁盘前系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很多文件系统是先读取磁盘块到主存,在主存进行修改,然后写回磁盘。但如果读取某磁盘块,修改后再将信息写回磁盘前系统崩溃,则文件系统就可能会出现不一致性状态。如果这些未被写回的磁盘块是系统目录文件,如索引节点块、目录块或空闲管理块等,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包括块的一致性检查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在块的一致性检查时,检测程序构造一张表,表中为每个块设立两个计数器,一个跟踪该块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一个跟踪该块在空闲表中出现的次数。若系统有16个块,当进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时发现,选项A的第3块在计数器1中为0,这意味着没有文件使用这个块,但在计数器2中也为0,这意味着这个块不空闲。因此,文件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发现出了问题。选项C的第6块在计数器1中为3,说明这个块被重复分配了3次,因此文件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发现出了问题。选项D的第8块在计数器2中为2,说明这个块被重复释放了2次,因此文件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发现出了问题。选项B的某个块在计数器1中为1,在计数器2为0;而某个块在计数器1中为0,在计数器2中为1。这说明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是正确的。

【单选题】
[3/48]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图1-11所示。 【图片】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
A.
A.P(S1)和V(S5)
B.
V(S1)和P(S5)
C.
P(S2)和V(S5)
D.
V(S2)和P(S5)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中的前趋图和PV操作。从题目的前趋图,可以得知以下约束关系:①P1执行完毕,P2与P3才能开始。②P2执行完毕,P4才能开始。③P2与P3都执行完,P5才能开始。分析清楚这种制约关系,解题也就容易了。①从“P1执行完毕,P2与P3才能开始”可以得知:P2与P3中的b与d位置,分别应填P(S1)和P(S2),以确保在P1执行完毕以前,P2与P3不能执行。当然当P1执行完毕时,应该要对此解锁,所以P1中的a位置应填V(S1)与V(S2)。②从“P2执行完毕,P4才能开始”可以得知:P4的f位置,应填P(S3),而P2的结束位置c应有V(S3)。③从“P2与P3都执行完,P5才能开始”可以得知:P5的g位置,应填P(S4)与P(S5),而对应的P2的结束位置c应有V(S4),结合前面的结论可知,c应填V(S3)与V(S4)。而e应填V(S5)。

【单选题】
[4/48]进程P1、P2、P3、P4、P5的前趋图如图1-17所示。 【图片】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4个信号量S1、S2、S3和S4,且...
A.
A.P(S1)和P(S2)
B.
P(S1)和V(S2)
C.
V(S1)和V(S2)
D.
V(S1)和P(S2)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根据题意,进程P3等待P1、P2的结果,因此,当P1、P2执行完毕需要使用V操作来通知P3,即a处填V(S1),b处填V(S2)。进程P3的执行需要测试P1、P2有没有消息,应该在c处填P(S1)、P(S2);当P3执行完毕后需要使用V操作通知P4和P5,即在d处填V(S3)、V(S4)。进程P4和P5的执行需要测试P3有没有消息,故应该在e处填P(S3),在f处填P(S4)。

【单选题】
[5/48]()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
管理计算机裸机
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操作系统有2个重要的功能,一是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二是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在所给的选项中,显然只有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单选题】
[6/48]系统中有R类资源m个,现有n个进程互斥使用。若每个进程对R资源的最大需求为w,那么当m、n、w取如表1-5所示的值时,对于表1-5中的a~e这5种情况...
A.
a和b
B.
b和c
C.
c和d
D.
c和e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死锁的基本知识,给出系统资源情况,判断死锁是否可能发生是一种典型的出题方式。当给定资源情况,如何进行死锁判断呢?在此给出一个简单的公式:进程数×(每个进程所需资源数-1)+1得到当前条件下,保证不产生死锁所需要的最少资源数。这个公式的原理为:最坏的情况下,系统的资源是平均分配,这种情况下,若每个进程分到了(所需资源数-1)个资源,则再来一个资源,即可完成进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若系统还有1个资源,则无论这个资源分配给谁,都能保障其顺序执行完。当一个进程执行完以后,将释放其占用的所有资源,所以就不会产生死锁。利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c与e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产生死锁。

【单选题】
[7/48]某计算机系统中有一个CPU、一台扫描仪和一台打印机。现有3个图像任务,每个任务有3个程序段:扫描Si,图像处理Ci和打印Pi(i=1,2,3)。如图1...
A.
A.S1受到S2和S3 . C1受到C2和C3 . P1受到P2和P3
B.
S2和S3受到S1 . C2和C3受到C1 . P2和P3受到P1
C.
C1和P1受到S1 . C2和P2受到S2 . C3和P3受到S3
D.
C1和S1受到P1 . C2和S2受到P2 . C3和S3受到P3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前趋图的基础知识,在图1-15中,当S执行完毕后,计算C与扫描S可并行执行;C与S执行完毕后,打印P、计算C与扫描S可并行执行;P、C与S执行完毕后,打印P与计算C可并行执行。根据题意,系统中有3个任务,每个任务有3个程序段,从前趋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要先进行扫描S,然后再进行图像处理C,最后进行打印P,所以,C和P受到S直接制约、C和P受到S的直接制约、C和P受到S的直接制约。系统中有一台扫描仪,因此S和S不能运行是受到了S的间接制约。如果系统中有3台扫描仪,那么S和S能运行;同理,C和C受到C的直接制约、P和P受到P的间接制约。

【单选题】
[8/48]若某航空公司的飞机订票系统有n个订票终端,系统为每个订票终端创建一个售票终端的进程。假设Pi(i=1,2,…,n)表示售票终端的进程,Hj(j=1,2...
A.
A.P(S) . V(S)和V(S)
B.
P(S) . P(S)和V(S)
C.
V(S) . P(S)和P(S)
D.
V(S) . V(S)和P(S)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因为该航空公司的飞机订票系统有n个订票终端,多个客户可能在不同的终端同时订购某一航班的票,导致售票出错。例如,当某航班只剩下一张票时,有3个客户在3个不同的终端订购,则3个终端可能同时售出这张票,而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必须要设置一个信号量S,用来表示某航班当前是否有客户在订票或者待订票的人数。该信号量的初值为1,表示同时只能有一个客户订购某个航班的票。当有客户在某个终端订购某航班的票时,首先要执行P(S)操作,使其他客户等待。当完成订票或者票已售完时,再执行V(S)操作。

【单选题】
[9/48]微内核的操作系统(OS)结构如图1-16所示,图中①和②分别工作在(1)方式下,与传统的OS结构模式相比,采用微内核的OS结构模式的优点是提高了系统的...
A.
A.并增强了可靠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B.
并增强了可靠性,但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C.
但降低了可靠性,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D.
但降低了可靠性,不适用于分布式系统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单选题】
[10/48]在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管理中,内存地址由页目录号、页号和页内偏移3个部分组成。如果页目录号占10位、页号占10位、页内偏移占12位,那么()
A.
页大小是1K,一个页目录最多4K页
B.
页大小是2K,一个页目录最多2K页
C.
页大小是2K,一个页目录最多1K页
D.
页大小是4K,一个页目录最多1K页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已知内存地址由页目录号、页号和页内偏移3个部分组成,页目录号占10位,所以一个页目录最多210=1K页。因为页内偏移占12位,即页的大小为212=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