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1.左侧硬膜外血肿(闭合性颅脑损伤)
2.小脑幕切迹疝
3.左侧头皮血肿
(二)诊断依据
1.左侧硬膜外血肿(闭合性颅脑损伤)
(1)头部外伤4分钟意识障碍后有中间清醒期。
(2)有昏迷、清醒、再昏迷的意识障碍过程。
(3)有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
(4)体征:左侧头皮血肿,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偏瘫,右侧Babinski征阳性.颈项有抵抗。
(5)头颅CT表现左侧颅骨内板下凸透镜形高密度占位病灶,病灶附近的颅骨有骨折线,未见脑膜中断。
2.小脑幕切迹疝有昏迷、清醒、再昏迷的意识障碍过程。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有脑膜外血肿表现。
3.左侧头皮血肿左侧额顶部可触及8cm×5cm大小头皮血肿。
二、鉴别诊断
1.硬膜下血肿
2.脑挫裂伤
3.脑干损伤
三、进一步检查
1.CT或MRI。
2.头颅急诊术前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四、治疗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2.急诊手术清楚血肿。
3.术后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或抗生素治疗。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脑血栓形成。
②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险组)。
(2)诊断依据
①高血压病病史5年,测血压高于正常。
②晨起突然发病,左侧肢体无力,行走、持物困难,病情为进展性。
③查体有锥体束征和左侧面肌、舌肌、上下肢肌力减弱、左侧皮肤浅感觉减弱。
2.鉴别诊断(5分)
①脑出血。
②脑栓塞。
③颅内占位病变。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头颅CT或MRI。
②腰穿和脑脊液检查。
③血脂分析、血生化及心脏超声检查。
4.早期治疗原则(3分)
①一般治疗,如卧床休息、通畅大便、控制血压。
②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
③防治并发症。
④抗凝、降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⑤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2)诊断依据
①起病急,先有咳嗽和呕吐等上感和消化道症状,主要有高热、易激惹。
②精神稍差,前囟张力高,颈有抵抗,凯尔尼格征(+)。
③腰穿颅压增高,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符合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血WBC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鉴别诊断(5分)
①病毒性脑膜炎。
②结核性脑膜炎。
③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脑脊液涂片,脑脊液培养+药敏试验。
②血培养、PPD、血生化。
③X线胸片。
④脑CT。
4.治疗原则(3分)
①抗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
②糖皮质激素。
③对症治疗,如降低颅内压,控制高热等。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1.急性脑梗死(急性右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2.高血压2级(很高危)
(二)诊断依据
1.急性脑梗死(急性右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1)明确的危险因素: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史、长期吸烟。
(2)典型的病史,安静、睡眠中发病。
(3)急性病程,突发左侧偏身麻木和瘫痪。
(4)体格检查: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瘫痪。左侧痛觉减退。
(5)头颅CT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区低密度缺血灶。
2.高血压2级(很高危)
(1)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史,本次发病BP166/100mmHg。
(2)发病脑梗死。
(3)吸烟史。
二、鉴别诊断
1.脑出血
2.脑栓塞
3.颅内占位病变
三、进一步检查
1.头颅CTA或MRA检查。
2.必要时复查头颅CT。
3.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检查。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和病情观察观察病情进展,维持生命体征。
2.溶栓治疗。
3.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4.控制高血压。
5.并发症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
6.二级预防,健康锻炼。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1.小脑蚓部出血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二)诊断依据
1.小脑蚓部出血
突发眩晕、视物旋转、呕吐。双侧指鼻试验(+),快速轮替动作稍笨拙,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颈有抵抗。头颅CT示小脑蚓部高密度出血性病灶。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测血压220/130mmHg。
二、鉴别诊断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小脑或脑干梗死
三、进一步检查CTA或MRA(任选一项)。
四、治疗原则
1.卧床、镇静、通便、控制血压以避免再出血;脱水降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
2.检查有动脉瘤则要行DSA介入栓塞。
3.开颅手术结扎动脉瘤。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1.急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可能性大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二)诊断依据
1.脑血栓形成
老年女性,安静时发病,病情逐渐进展,有高血压病史。意识清楚,有定位体征。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血压升高,既往曾经高达3级水平(最高收缩压>180mmHg),现伴脑血栓形成,故属于极高危。
二、鉴别诊断
1.脑出血
2.脑栓塞
三、进一步检查
1.头颅CT或MRI。
2.化验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等。
3.血、尿、便常规。
四、治疗原则
1.调整血压。
2.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3.应用血管扩张剂。
4.抗凝治疗。
5.防止脑水肿。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诊断依据
1.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
2.查体
嗜睡,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3.急诊头颅CT检查结果环池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鉴别诊断
1.脑出血
2.急性脑膜炎
3.脑肿瘤合并出血
4.颅脑外伤
三、进一步检查
1.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2.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3.颅脑动脉血管MR成像(MRA.或CT成像(CTA.。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四、治疗原则
1.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至少4周、尽量减少搬动。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生命征、心电监护。
2.静脉滴注纤溶抑制剂预防再出血。
3.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4.防治迟发型血管痉挛。
5.DSA发现动脉瘤适合手术治疗者,应争取在发病后24~72小时内进行手术。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①脑出血。
②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险组)。
③应激性溃疡。
(2)诊断依据
①有高血压史,血压高。
②突发头痛、呕吐,小便失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
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含有咖啡渣样物质。
④意识模糊,双眼向左凝视,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偏瘫,Babinski征(+)。
2.鉴别诊断(5分)
①脑血栓形成。
②脑栓塞。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
④脑瘤、脑外伤。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头颅CT(首选)。
②头颅MRI。
③腰穿脑脊液检查。
④血脂血糖、血生化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
②积极防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
③适当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
④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⑤禁饮食或流质饮食,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2)诊断依据
①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
②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
③头外伤后有"中间清醒期",并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和体征。
2.鉴别诊断(5分)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
3.进一步检查(4分)
头颅CT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2)防治脑水肿,降颅内压。
(3)行脑血肿清除术。
1.初步诊断
(1)右侧脑(基底节)出血。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2.诊断依据
(1)右侧脑(基底节)出血。
①症状:突发左侧肢体麻木、活动欠灵活,口角轻度右侧歪斜。
②查体: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右偏,伸舌偏左。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肱二头肌反射和膝反射亢进,右侧正常,左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偏身痛觉减退。
③急诊头颅CT检查:右侧脑(基底节)出血(高密度病灶)。
(2)高血压3级(很高危):既往高血压史10年,本次发病时BP180/110mmHg,本次诊断脑出血。
3.鉴别诊断
①脑血栓形成;
②蛛网膜下腔出血;
③脑栓塞。
4.进一步检查
①血常规,尿常规;
②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
③心电图;
④胸部X线片。
5.治疗原则
①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②密切监测生命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控制血压;
④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补充营养,防治并发症。
⑥必要时手术治疗;
⑦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