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被誉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它是一部结合传统的音乐形式和20世纪新的作曲技法,并融合俄罗斯传统音乐语言为一体的经典之作。
《乐记》继承与发展了孔子以来儒家关于音乐的特征、乐教的功用以及内容与形式、美与善、礼和乐等关系的思想,在阐述“心物感应”的乐的本质方面,在论及音乐对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影响方面,在突出音乐的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方面,在强调音乐对于“修身及家、平均天下”的社会作用方面,在注重礼乐并重“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其基本思想比在它之前的儒家著作中都更明确、更丰富、更具体、更深入、更系统,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至今仍未失去其灿烂的光辉。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理论著作,内容包括音乐思想、音乐创作、器乐演奏、乐器制作、乐律研究、音乐人物、音乐言论等音乐领域极其广泛的问题。旧传有二十三篇,现存十一篇,其中八篇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9部交响乐、5部钢琴协奏曲、32首钢琴奏鸣曲、几十部乐曲、几十部室内乐,以及众多的歌剧、神剧、弥撒曲等。贝多芬著名的奏鸣曲有《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著名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已成为传世之作。
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和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他善于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每一个旋律、每一个装饰音,都充满了诗一般的幻想。同时,只有他自己才能把那些柔软纤细的旋律、色泽优美的和声演奏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肖邦的作品如此具有魅力,却没有任何哗众取宠的意思,全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他是从诗的角度来吟唱每支曲子的。因此,波兰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称他为“钢琴诗人”。
亨德尔与巴赫同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