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是预存抗体。宿主体内先存有的天然抗体与被移植物中血管内皮表面结合后激活补体,引起血管栓塞和组织坏死。故本题答案是A。
执行特异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要受MHC限制,如CTL细胞。而NK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因而不受MHC限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有效。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1型(Thl)、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γδTCR+T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IFN-γ、TNF)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
在移植中除同基因自体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其他种类移植均发生,最常见的是同种异体移植(异基因移植),这种排斥具有抗原特异性,并具有记忆性,这种排斥作用主要由T细胞介导。其次B细胞、APC、DC、巨噬细胞均不同程度参与。
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最为常见。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组织蛋白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IgE而使机体致敏,幼时从空气中吸入青霉素降解产物或青霉菌孢子也可使人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即可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为防止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2)呼吸道过敏反应:常因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变应原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也称花粉症,因吸入树粉、植物花粉引起,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抗组胺药能显著控制临床症状。过敏性哮喘有早期和晚期反应两种类型,同时局部出现以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3)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个体进食鱼、虾、蟹、蛋、奶等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严重者也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胃肠道黏膜表面分泌型IgA含量明显减少和蛋白水解酶缺乏可能与消化道过敏反应发生有关。
(4)皮肤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特异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可由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或冷热刺激等引起。
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多发生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2)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Rh血型不符引起。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6)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Graves病。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①Arthus反应。②类Arthus反应。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①血清病。②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③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疾病: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多发生于胞内寄生物(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
(2)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
血清病是Ⅲ型超敏反应。故本题答案是D。A、C、E项属于Ⅰ型超敏反应,B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T细胞发育分化成熟过程均在胸腺微环境中进行,在阳性选择阶段,双阳性前T细胞表面CD4/CD8分子分别是MHC-Ⅱ和Ⅰ类分子受体,当DP细胞通过表面CD4或CD8分子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MHC-Ⅱ类/Ⅰ类分子结合后,发育成未成熟CD4+/CD8+单阳性细胞。而未与胞腺上皮细胞表面MHC-Ⅱ类/Ⅰ类分子结合的DPT细胞发生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