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动,甚或半身不遂,无意障碍。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2)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3)代表方剂镇肝息风汤加减。
(1)直接蔓延扩散至相邻器官。
(2)淋巴结转移。
(3)血行播散。
(4)腹腔内种植。
有下述7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胀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7)类风湿因子阳性。
(1)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3)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1)上消化道出血。
(2)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
(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
(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一般均属邪实。内伤咳嗽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中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肺阴亏耗则属正虚,或虚中夹实。应分清表本、主次、缓急。
(1)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2)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3)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1)缺血型T波改变。
(2)损伤型ST段移位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3)坏死型Q波。
(1)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部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缓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2)阴水病因多由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1)ST段多呈下垂型、水平型下移。
(2)相关导联T波倒置,有时可出现T波双肢对称、底端或尖端尖锐的"冠状T波"。
(3)可出现U波倒置。
(4)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Q-T间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