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南方农业的发展题库
南方农业的发展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1577
考试分类
高中历史>南方农业的发展
售价
¥30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高中历史-南方农业的发展
...更多
题目预览
【简答题】
[1/1577]“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封建社会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这样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导致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故选A。
点评:为了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如北魏至唐实行的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等。由于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简答题】
[2/1577]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题干中“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指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且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A、C项不是根本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简答题】
[3/1577]物质文明的创造与科技、政策、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
参考答案:
(1)因素:封建剥削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生活负担重:商利贷盘剥。 (6分,任意三点)
(2〉开仓救济:发放贷款:减免赋税:免征徭役。(3分)
(3)表态:不能.(1分)理由:小农经济的落后性、脆弱性:统治阶段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水平低下。(6分)
(4)有益之处:①互通有无:②增加居民收入:(3)稳定社会秩序。(4分,任意两点)
(5)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8分,任意四点)
参考解析:

(1)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描述的是官府赋税沉重;“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则是自耕农的长年劳累辛苦;“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又是自耕农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则表明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也说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和土地买卖频繁的情况。
(2)提取材料信息,“四曰发赈”说明 开仓救济;“六曰出贷” 说明发放贷款;“七曰蠲(免除)赋” 说明减免赋税;“八曰缓征” 说明免征徭役。
(3)评论或评价型问题首先表态,显然中国古代政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进而进行论证,阐述理由,注意多角度展开论述,如小农经济的弱点、统治阶段的剥削本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等方面。
(4)“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说明对外贸易有利于 互通有无;“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说明 增加居民收入;“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说明海禁政策造成社会动荡,从反面证明对外贸易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5)“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说明收入的减少;”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说明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说明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点评:高考历史文言文材料题主要考查两种能力,其一是通过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2011年新课标卷第40题);另一种是借助文言文材料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如2011年上海卷第26题)。总之,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正确阐释事物能力以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辩证思维能力。
要想解决好这类题有两个基本前提:其一是扫除心理障碍,不要因为惧怕古文就失去答题信心。通过上文对题型以及能力考查的分析来看,在没有完全读懂和理解古文材料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对题目给出的问题推敲出一二来;其二就是要掌握一些最为基本的古文阅读技巧和语法知识。
【简答题】
[4/1577]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很少,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B项正确的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D项正确,小农经济下家庭结构较为稳定。
【简答题】
[5/1577]在封建社会,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导致自耕农“经常分化”的因素有 ①赋役负担②自然灾害③地主盘剥④土地兼并 A.①②③B.①...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自耕农有一份土地能够自立,而不是失去土地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因此③错误。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受国家的盘剥较重;另外自身的规模小往往无力抵挡自然灾害的侵袭,再加上土地兼并的盛行,因此自耕农处于不断的“分化”当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考试的重点,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也要知道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简答题】
[6/1577]唐诗《田家》中写道:“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反映出的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三项与题干中的描述没有关系,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②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③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营为主。   
⑤地位影响: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简答题】
[7/1577]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D....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特点的掌握情况。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形成规模,没有先后之分,并非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简答题】
[8/1577]按图顺序,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图片】A.①谷物加工 ②汲水 ③耕地 ④耕地B.①耕地 ②收割 ③耕地 ④灌溉C.①耕地 ②汲水 ③耕地...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①反映的农具是曲辕犁,用于耕地的;②反映的是石镰,是收割用的;③反映的是犁壁,耕地用的;④是翻车,用于灌溉的。
【简答题】
[9/1577]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 A.扩大了耕作面积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C.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积累了生产经验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抓住“最大”一词,可以看出:A项耕作面积的扩大、C项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和D项生产经验的积累都扩大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故选B。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农业经济主要有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此外,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
【简答题】
[10/1577]“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主要能反映出 A.江南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北方航海业发达C.政府鼓励长途贩粮D.南方稻米质量高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