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给予某种正性刺激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农夫偶尔到树下的行为受到死兔(正性刺激)的强化而使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撤除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招供行为可导致拷打这一厌恶刺激的撤除而增加了发生的概率;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看到别人成果或受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或看到别人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猴子”看到“鸡”因某种行为被杀而降低了做出该行为的概率;泛化是指某种特殊刺激的条件反射习得之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唤起这种反应,由被蛇咬而产生的恐惧反应泛化到对与蛇相似的井绳也产生恐惧反应;惩罚是指在反应发生之后导致某种厌恶刺激的出现而使该反应发生的概率降低,给“奸、恶”行为某种厌恶刺激而使“奸、恶”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②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论中没有“无思维阶段”。
弗洛伊德根据心理性欲的发展来划分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嘴唇是性快感的主要部位;肛门期:肛门区是最重要的性敏感区;生殖器期:力比多转移到生殖器部位,手淫,对异性父母的性好奇以及对同性父母的死亡愿望,引起了儿童前期最后一个也是最强烈的冲突,都出现在这个阶段;潜伏期:随着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成功解决,力比多受到压抑,性能量转移到了创造性的游戏和学习上;青春期:表现出强烈的性欲,并集中在成年生殖器上。
此题考查的是能力的概念及其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而不是现有的成就水平;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转化。
影响抱负水平的主要是成就动机,而非亲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