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2)爆炸的分类
①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②按照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
(1)火焰的定义。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火焰,俗称火苗。
(2)火焰的构造:
1)气态可燃物火焰由内焰和外焰组成。
2)液态可燃物火焰由焰心、内焰和外焰组成。
(1)燃烧的必要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着火源。
(2)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①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②一定的氧气含量
③一定的着火能量
④相互作用
(1)燃烧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2)对灭火工作的影响
1)不利方面:①引起人员中毒、窒息。②会使人员受伤。③影响视线。④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2)有利方面:①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②为火情侦察提供依据。
按照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厂房和仓库);
按其建造材料构成可分为木结构、砖木结构、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混结构)等。
按照层数分为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
常见的火灾蔓延形式有直接燃烧、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飞火等。
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内墙门、洞口,外墙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
对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途径和原因有:
(1)未设适当的水平防火分区,火灾在未受限制的条件下蔓延。
(2)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
(3)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顶板,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4)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烟囱效应及火风压,孔洞及窗口的蔓延主要是由于热对流的作用。
(1)可燃物质与空气氧化剂共存,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发生燃烧,将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直至可燃物燃尽为止,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做着火。
(2)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1)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的结果,剧烈的氧化反应,瞬时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2)燃烧是一种极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连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