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精算师题库
精算师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189
考试分类
精算师
售价
¥15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精算师
...更多
题目预览
【多选题】
[1/189]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等价物的特点有()。
A.
持有的期限短
B.
随时可以用于支付
C.
价值变动风险小
D.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E.
流动性强
参考答案:
A C D E
参考解析:

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概念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B项属于现金的特点。

【简答题】
[2/189]简述手工记账形式下的会计循环基本流程,并与会计电算化系统流程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
(1)手工记账形式下,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包括:
①确认交易和事项。将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并确定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②编制会计分录。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日记账。
③登入账簿。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日记账,登记会计账簿。
④编制调整前试算平衡表。根据账簿中所记录的账户余额或发生额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⑤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在会计期末,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相关账项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正确计算当期损益。
⑥将调整分录登入账簿。将调整分录涉及的账户及其金额登记入账,使相关账户能够反映调整后的最新余额。
⑦编制调整后试算平衡表。期末调整分录登记入账后,编制调整后试算表,再次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⑧编制结账分录。通过结账分录结清收入和费用账户,以计算本期的经营成果。
⑨将结账分录登记入账。结账分录登记入账后,所有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余额都是零,保证了企业利润的核算区间仅限于一个会计期间。
⑩编制结账后试算表。结账分录登记入账后,编制结账后试算表,再次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11)编制会计报表。在调整后试算平衡表的基础上,编制正式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在公开发布之前都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是上市公司年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与手工记账会计系统在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财务会计报告目标、遵循的会计基本规范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二者在账务处理的技术手段上却存在明显的区别,如表3-1所示。
表 手工记账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流程比较 会计循环步骤 手工记账系统 会计电算化系统 1.确认交易和事项 手工 手工 2.编制会计分录 手工 手工录入数据,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分类编码 3.登入账簿 手工 自动 4.编制调整前试算表 手工 自动 5.编制调整分录 手工 手工 6.将调整分录登入账簿 手工 自动 7.编制调整后试算表 手工 自动 8.编制结账分录 手工 自动 9.将结账分录登记入账 手工 自动 10.编制结账后试算表 手工 自动 11.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手工 自动
参考解析:
【单选题】
[3/189]甲、乙两人独立的对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其命中率分别为0.6和0.5,现已知目标被命中,则它是甲射中的概率等于()。
A.
3/4
B.
3/5
C.
1/2
D.
3/7
E.
3/8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简答题】
[4/189]试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参考答案: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表述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目标针对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主要有两个层面:
(1)会计要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信息。由于政府、投资人和债权人及社会公众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决策所用的会计信息只能来自于企业定期公布的财务报告,因此,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政府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依法征税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投资人了解其委托经营的资源能否保值增值及后续投资决策的需要;满足债权人判断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判断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2)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有助于进行计划、控制和制定决策的会计信息。一般来讲,企业的管理过程由计划、控制和制定决策三个主要步骤组成,这些过程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成本、预算、控制和评价信息,旨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并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有赖于会计所提供的可靠信息。管理会计信息不同于财务会计信息,它们可能还包括非财务信息,且具有未来导向和较高的聚合程度。
需要注意,会计目标在保险行业具有其特殊性。财务会计及一般目的财务报告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报告目标设定于满足非特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而与之关系密切的保险监管法定会计规则旨在保证保险企业具有足够的承付能力,以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因此,后者更注重从法律角度评价保险企业的财务状况,其财务报告目标侧重于对偿付能力的检测。
参考解析:
【单选题】
[5/189]借助信用评级中介机构评估法下,评级决策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
商业风险
B.
行业风险
C.
财务风险
D.
经营风险
E.
信用风险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简答题】
[6/189]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企业通过财务报告能够实现会计目标,同时,财务报告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企业财务信息的基本途径。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包括:
(1)列报基础。持续经营是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基础。按照这一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当局应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估计。当管理当局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时,应在报表中披露怀疑的原因。如果管理当局正式决定或被迫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此时的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应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2)列报的一致性。列报的一致性是指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出现下列情况时除外:①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②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对于报表项目列报发生的重大变化,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3)列报的重要性。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则说明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对性质重要的判断应考虑该项目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等因素,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也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则应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加以确定。
(4)比较信息的列报。比较信息的列报是指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当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时,应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
(5)其他必备要素。企业应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期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等。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参考解析:
【单选题】
[7/189]某险种保单在2010年的损失额X满足下面的分布性质:E(X∧d)=-0.025d2+1.475d-2.25,d=10,11,12,…,26假设2011...
A.
11.5%
B.
12.3%
C.
13.6%
D.
14.9%
E.
15.7%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简答题】
[8/189]简要回答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及其分类。
参考答案: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按收入的性质分类,收入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取得一定的收入,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支出,如机器设备、原材料、人工等耗费以及其他有关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用、利息费用、销售费用等支出。这些耗费、支出都构成了企业的费用。
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或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支出、税费和其他费用;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参考解析:
【单选题】
[9/189]某企业对账面原价为15万元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累计折旧为1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万元,清理时发生清理费用0.5万元,清理收入为6万元,营业税率为5%,...
A.
6
B.
5.5
C.
2.2
D.
1.5
E.
1.2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15-10-1)+0.5+6×5%=4.8(万元),该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收入=6-4.8=1.2(万元)。

【简答题】
[10/189]根据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属性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按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