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过:外乎。
②表实:谓表邪盛实。以下四句言邪实是因,正虚为果。
③经实:谓经脉邪盛。
④常:指一般规律。
⑤或:有时。以下四句,“有时而不中”承“或治其虚”,“有时而幸中”承“或治其实”,是为分承。意为:有时治疗病人的虚证,就不能治愈;有时治疗病人的实证,就侥幸治愈。
⑥实实虚虚:言谬工误治,使实证更实,使虚证益虚。《素问•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
⑦纯:完全。
⑧渠:他。指代庸工。
⑨终老:年老;到老。《论衡•无形》:“终老至死。”
⑩鲧(gǔn滚)湮洪水:鲧,亦作“鮌”,传说为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封崇伯,奉尧命治水。他采取築堤之法,九年未平,被舜杀死在羽山。《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滔,鲧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於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於羽山,化为黄熊,以入於羽渊。”另见於《楚辞•天问》等。湮,阻塞。
【今译】人的身体不外乎表和里,气血不外乎虚和实。体表邪实的内里必定虚,内里邪实的体表必定虚,经脉邪实的络脉必定虚,络脉邪实的经脉必定虚,这是疾病的一般规律。良医治病,首先治疗病人的实证,然後再治疗他的虚证,也有不治疗他的虚证的时候。粗疏的医生治病,有时治疗病人的虚证,就不能治愈,有时治疗病人的实证,便侥幸治愈。荒谬的医生治病,使实证更实,使虚证更虚,他贻误病人的形迹常常显著,所以可以抓住证据怪罪他们。只有庸医治病,完全补益病人的虚证,不敢攻治病人的实证,全社会的人都说他平和稳当,贻误病人却不显出他的形迹。他也不自己反省自己的过失,即使老死也不知悔改,并且说:“我使用补养药物,有什麽罪过呢?”病人也说:“他用补养药物补养我,他有什麽罪过呢?”即使被治死也不知道醒悟。粗疏的医生和荒谬的医生并非不贻误病人,唯独庸医贻误病人最严重,如同鲧堵塞洪水,不懂得五行的道理。
作者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宣宗兴定(1217~1221)年间徵为太医,不久即辞去,与麻知几、常仲明讨论医学,共同撰著《儒门事亲》。张氏认为外邪是致病之因,邪去正自安,因而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他继承《内经》中汗吐下三法的理论、《伤寒论》运用三法的经验以及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多用寒凉之乐,丰富了三法的内容,扩大了三法的治疗范围,以此成为攻下學派的代表人物,跻身於金元四大家之列。《儒门事亲》凡十五卷,主要介绍了张氏运用汗下吐的理论和经验,其中不乏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并附有二百多则案例来说明三法的疗效。该书将病证分为风、寒、暑、湿、火、燥六大门类,以执简驭繁,并加入内伤、外伤、内积、外积四类,而赅其馀,统称为“十形”。内容比较丰富,识见有其独到之处,在临证上仍有参考价值。
【注释】
(50)漉(lù禄)涎:使唾液渗出。漉,渗出,润湿。嚏(tì替)气:将药吹入鼻孔取嚏,以通气开竅。追泪:将药〓入鼻孔取泪。追,逐出。
(51)“各相”句:《儒門事亲》有八不可吐(见“凡在上者皆可吐式”)、七不可下(见“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和“表虚亡阳,发汗则死”(见“凡在表者皆可汗式”)之说,可知其并未滥用三法,而是“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相(xiàng象),视,观察。
(52)率(lǜ律):一定的标准和比率。此用如动词,意为比例。
【今译】
所说三种治法可以兼有众多治法,例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是往上走的方法,都属於吐法;炙、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是解表的方法,都属於汗法;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是往下走的方法,都属於下法。这便是我的治法可以概括众多治法的原因。但是我也不曾因为这三种治法,便抛弃其他治法,而是分别观察病人疾病的适宜来采用它。拿十分来比例它们,这三种治法占据其中的八九分,其他治法所占才一二分。
【注释】
(36)然则:这样,那麽。
(37)若:此。近指代词。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若,犹此也。”草木:指药物。
(38)“补者”二句:《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口体,偏义为“体”。
(39)德教:道德教化。
(40)已:完了;完毕。《周易•损卦》:“已事遄往。”孔颖达疏:“已,竟也。”《战国策•齐策二》:“言未已,齐让又至。”(让,斥责)
(41)及:如果。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五:“及,犹‘若’也。”
(42)过:《素问•五藏生成论》:“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明代马莳注:“过者,病也。凡《内经》以人之有病,如人之有過误,故称之曰过。”
(43)治:正常。
(44)刑措:谓刑罚弃置不用。
(45)瘵(zhài债):《说文•疒部》:“瘵,病也。”《一切经音义》引三苍云:“今江东呼病皆曰瘵。”
(46)末由:无从。
【今译】
这样,那麽圣人就不讲补了吗?我说:汗法、下法、吐法,是用草木治病的方法。补法,是用谷物、肉类、水果、蔬菜营养身体的方法。谷物、肉类、水果、蔬菜之类,好比是国君的道德教化;汗法、下法、吐法之类,好比是国君的刑罚。所以说:道德教化,是昌盛太平世代的谷物肉类;刑罚,是治理乱世的药物砭石。如果人们没有疾病,只需粮食肉类罢了;如果他们有病,应当首先攻伐有罪过的病邪。疾病祛除後,用粮食肉类补养他,好比社会已经太平,刑罚便搁置不用一样。怎麽能把药物砭石当作是补呢?如果要除去大病,除了吐法、汗法、下法,就没有别的途径。
【注释】
(14)诸:於。介词,到。《仪礼•乡射》:“每一人献,则薦诸其席。”郑玄注:“诸,於。”
(15)揽:持。《广雅•释诂》:“揽,持也。”清•王念系《疏证》:“《说文》‘擥,撮持也。’《管子•弟子职篇》云:‘饭必捧擥。’揽,与‘擥’同。”
【今译】
疾病这种东西,不是人的身体本来就有的,有的从外部侵入,有的从内里滋生,都是邪气造成的。邪气侵袭到人体,迅速攻治它是可以的,迅速除去它是可以的,挽留它,是可以的吗?即使是愚笨的男女,也都知道那是不行的。然而等到他们听到攻法就不高兴,听到补法便喜欢它。如今的医生说:“应当首先固护他的元气,元气充实,邪气自然离去。”社会上像这样愚妄的人,是何等的多啊!
本文选自嘉靖辛丑(1541)步月楼本《儒门事亲》卷二,参校宣统庚戌(1910)上海千顷堂本。文章论述邪气为致病之因、祛邪所以扶正的学术思想,认为所有祛邪之法皆可归入汗下吐三法,集中地反映了张氏的医学观点。这对当时滥用补法的现象具有针砭作用,但在对攻补关系的看法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一段言邪实引起正虚,并举良、粗、谬、庸四工的治疗特点,赞良工之治实,贬庸工之治虚;第二段说喜补乃时弊,并表示著文目的是“庶几来者有所凭藉”;第三段讲疾病皆由邪气造成,说明运用攻邪之法的根据;第四段述有邪积不可补,无邪积始可补,分清攻补之法各自适用的范围;第五、六、七段析三法的不同用途,并以《内经》论证祛邪唯有三法;第八段明撰写本文的原因;第九段将治法归为上行、解表、下行三类,阐明三法能概括众法;第十段叙《儒门事亲》编排的特点以及这样编排的原因。
【今译】
现在我论述吐法、汗法、下法三种治疗方法,首先论述攻治病人的邪气,邪气离去了,元气自然恢复。况且我所论述的三种方法,熟练的时间很久了,最精当,最纯熟,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因此才敢对後来人谈论。
【注释】
(16)颇:稍。
(17)真气:由藏於肾的元气、从自然界吸入的大气和饮食水谷之气结合而成,为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後世亦泛称其为元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於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散布於全身经脉之中而成为经气。《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18)交驰横骛(wù务):谓邪气盛实扩散。横骛,縱横奔驰。
(19)脉脱:谓脉息微弱将绝。
(20)始:方才。
【今译】
邪气侵入人体,如果轻浅,流传时间长了,就自行消失,如果稍微严重,流传时间长了,就难以治愈,更加严重,病人就会突然死亡。如果首先讲固护他的元气,用补益的方剂补益他,那麽元气尚未充实,而邪气已经盛实扩散不能控制了。只有血脉虚脱、下元亏虚、没有实邪、没有积聚的病人,才可以考虑补法,其他有实邪、有积聚的病人,却考虑用补法的,都是像鲧堵塞洪水一类的人。
【注释】
(21)水:“冰”的异体字。
(22)“处之”二句:《周易•系辞上》:“或出或处。”处之者三,即上文所言天邪、地邪、人邪发病,分别多在於上、下、中三部。处,居止。出之者亦三,即下文所言在表之病,汗而出之,在上之病,涌而出之,在下之病,泄而出之。
(23)走注:北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有《风走注疼痛诸方》。走注为风痹的别称,又叫行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王冰注:“风则阳受之,故为痹行;寒则阴受之,故为痹痛;湿则皮肉筋脉受之,故为痹著而不去也。”
(24)不仁:谓肢体丧失感觉或感觉迟钝。
(25)拘挛:证名。表现为四肢牵引拘急,活动不能自如。《素问•缪刺论》:“邪客於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
(26)汗:用汗法。状语。下文的“涌”、“泄”用法同此。
(27)风痰:病证名。痰证的一种。谓素有痰疾,因感受风邪或因风热怫郁而发。说见元•王珪《养生主论》。宿食:即宿食病。指饮食停积於胃肠的病症。
(28)固冷:即痼冷。指真阴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症。
(29)散:分别。下文“流”义同。
(30)阶:道。《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惧而思降,乃得其阶。”杜预注:“阶,犹道也。”
(31)“至真”二句:《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此多有言及,如:“诸气在泉,风淫於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於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於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於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於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於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断,分别。《周易•系辞上》:“刚柔断也。”韩康伯释“断”为“分”。
(32)具:陈述。补论:《儒门事亲》卷三有《补论》篇,其论补曰:“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馀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馀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热则芒硝、大黄,损阳而补阴也;寒则乾姜、附子,损阴而补阳也。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经》曰:‘因其盛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此之谓也。”
(33)辛补肝:按中医五行理论,辛味入肺,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因作者认为“有馀者损之”也属补,故云。下文“咸补心”、“甘补肾”等仿此。
(34)至:至於。统:概括。以下七句本《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35)殊:完全。《广雅•释诂》:“殊,绝也。”
【今译】
天的六种气,是风、暑、火、湿、燥、寒;地的六种气,是务、露、雨、雹、冰、泥;人的六种味,是酸、苦、甘、辛、咸、淡。因此天的邪气造成的疾病,大多在於人体的上部;地的邪气造成的疾病,大多在於人体的下部;人的邪气造成的疾病,大多在於人体的中部。这是造成疾病的三种情况。寄居疾病的部位有三处,驱除疾病的道路也有三条。各种风寒类病邪,郁结在皮肤当中,躲藏在经络里边,停留不去,有的造成游走性疼痛,或者麻木不觉,以及四肢肿胀发痒痉挛的,可以用发汗法驱除它;风痰宿食一类病邪,在膈膜或者上脘部位的。可以用涌吐法来驱除它;寒湿痼冷一类病邪,或者是热邪留止在下焦,凡是在下部的病邪,可以用泻下法来驱除它。《内经》分别论述各种疾病,不只一种情况;分别论述治法,也不只一条途径。《至真要大论》等几篇讲五运六气造成的各种疾病,分别用酸、苦、甘、辛、咸、淡来概括其治法。其中讲到补的,有时见到一二处;但是那里所讲的补,不是现在所说的补,这方面的论述文字详备在《补论》篇中,例如辛味补肝,咸味补心,甘味补肾,酸味补脾,苦味补肺。像这样的补,乃是用来开发腠理,滋生津液,疏通气血。至於它概括地论述各种药物,则说:辛味、甘味、淡味三味属於阳,酸味、苦味、咸味三味属於阴。辛味、甘味的作用是发散,淡味的作用是渗泄,酸味、苦味、咸味的作用是涌泄。发散归於汗法,涌归於吐法,泄归於下法。渗是解表,归於汗法;泄是利小便,归於下法。完全不讲补法。这才知道圣人只有三种方法,没有第四种方法啊。
【注释】
(53)条:分条列举。左:下面。
(54)原补:《儒门事亲》卷二中的一篇,全名为《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55)预:参与。
(56)一言:一句话。引文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今译】
有人说《内经》大多论述针刺而很少论述药物的原因,是因为圣人要阐明经络。哪里知道用针的道理就是所说用药的道理。现在撰写吐法、汗法、下法三篇,各自在後面分条列举药剂的轻重和药性的寒温。还在论述三法的文章以外。另外撰写一篇《原补》,使它不参与三法之中。恐怕後来的医生被补法拘泥,所以把它放在三篇的後面,让使用药物的人知道吐法中包含着汗法,下法中包含着补法,只有三种方法。《内经》说:“懂得其中要领的,一句话便说尽了。”就是讲这个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