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题库
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393
考试分类
高中历史>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售价
¥20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高中历史-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更多
题目预览
【简答题】
[1/39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
参考答案:
(15分)
(1)前提: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2分)特点提要: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规模大;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有选择有侧重;学习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等。(答3条即可,6分)
(2)认同(1分)理由提要:中国封建政权依然存在,日本则推翻了幕府统治;日本的改革派势力强大,中国的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弱小;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势力较小,戊戌变法时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决不会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日本的搞个措施得当,中国的改革措施缺乏实质性内容等。(答3条即可,6分)
参考解析:
【简答题】
[2/393]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出福泽谕吉主张全面学习欧洲文明,C项符合这一观点。“中体西用”只是单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全面,D项错误。AB与学习西方无关。
【简答题】
[3/393]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A项表述符合史实;B项中“大大减轻了阻力”说法不符合史实,论战仅仅扩大了维新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中国的史实,中国的光绪帝没有实权,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中国史实,戊戌变法脱离民众,排除;故选A项。
【简答题】
[4/393]材料一 :三、各藩不得隐藏犯法之人。 四、各藩大名小名及其所属役士卒等人,如有发现叛逆或杀人者,应即迅速逮捕法办之。 五、从今以后,本藩之后,不得与他...
参考答案:
(1)第三、四条规定各藩应迅速逮捕叛逆者或杀人犯而不能隐藏。(3分)第五条规定各藩之间不得相互往来。(3分)第九条规定大名参见将军时所带随从人数要严格符合身份规定。
(2)更严;(2分)因为各藩大名和小名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和定期朝见,实际上是将军对各藩大名和小名加强控制。(4分)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史料和理解史料的能力。注意从题中提取有效信息。
【简答题】
[5/393]结合所学知识,区别德国和日本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点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联系德国和日本的近代化道路可知,A.对外侵略扩张、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C.确立君主立宪制,以上三项是德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过程中的相同点,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这是日本独有的,德国没有,是不同点。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
1、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2、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3、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4、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独特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文明开化”、“和魂洋才”,“帝国宪法”。6、战争崛起:发展新经济-确立宪法-对外扩张。
【简答题】
[6/39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l856...
参考答案:

(1)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措施: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2)措施: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改革学制,实行义务教育;实行君主立宪,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作用: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实现了国家富强,摆脱了民族危机。
参考解析:
第(2)题要充分利用材料提供图片所提示的答题范围,结合教材进行归纳概括,作用要抓住题干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分析。
【简答题】
[7/39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
参考答案:
(1)特点: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2分)
(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新军队,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文明开化,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4分,两点即可)
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3分)
(3)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3分)中国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同时,不断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3分)。
参考解析:

第(1)问,材料一“依据英国模式建设……;参照法国模式变革……,……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材料二“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可以得出特点。。”第(2)问实际在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局限性,以及掠夺别国的例证。第(3)问注意从中日双方双方的不同上回答日本先进,中国落后的原因。
点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逐渐的使日本走向了近代的方向。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富有理性色彩,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渐走向了扩张之路。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变法学习日本进行变革,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简答题】
[8/393]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 ②废除八股取士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  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主要针对的是一部分腐朽落后的封建守旧势力,这一法令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此外,废除八股取士是大量的旧式文人失去了进取的出路,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因此①②④都是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③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守旧势力关系并不明显。
点评: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上层发动的一场变法运动,是在外国列强侵略不断的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法令,希望能在短期内改造中国,但是并未设立相应的配套措施,急于求成,最终导致矛盾尖锐激化,最终反动势力发动了政变,扼杀了维新变法运动。
【简答题】
[9/393]明治维新中,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 ③...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治维新中,天皇在政治上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②④三项均是其重要措施,同时宣告四民平等,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但天皇权威不可动摇,保留了浓厚的君主制色彩,所以③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识记能力,涉及对变法或维新运动内容的考查,具体措施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除了准确记忆每项具体内容之外,还应关注每项具体措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利弊。
【简答题】
[10/39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
参考答案:
(1)原因: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2分)   (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6分)    (3)理解:(4分)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三种观点任选一种,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4)启示:应坚决反对外来压迫;改革者要有魄力;改革应顺应世界潮流;既要重视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又要重视文化教育改革。(答对其中2点即得满分) (4分)
参考解析:

(1)材料反映了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民族危机出现,内忧外患造成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说明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说明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先选择一种观点,表明态度,再进行论证,但要注意史论结合。
(4)启示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关键:找准关键词,树立中心点;层层再深入,角度要铺开;统观出规律,现实有借鉴;表述用概念,条理要清晰。
点评:读,解题的前提: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3.明中心:无论题目有多少问,都总是环绕一个中心设题的。明确中心后,每问都必须环绕此中心作答,不能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