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观念性隐性课程;(2)物质性隐性课程;(3)制度性隐性课程;(4)心理性隐性课程。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直接材料的使用预算加上直接材料的采购预算等于直接材料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