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高压系统题库
高压系统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65
考试分类
氨气提法尿素生产知识考试>高压系统
售价
¥10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氨气提法尿素生产知识考试-高压系统
...更多
题目预览
【简答题】
[1/65]PRC09207失灵的处理?
参考答案:

当PRC09207失灵后,PV09207B会因为PRC09207偏高而打开,PRC09207偏低而关闭,前一种问题不大,而后一种情况出现后,系统压力升高,严重时E101安全阀会起跳,应根据PR09204、PI09208调节PV09207A的开度来控制系统压力,注意观察高压系统各点温度的变化及PIC09203压力的变化,若系导压管堵塞,启动P111,冲洗PT09207导压管,若系仪表问题,联系仪表工进行处理。

参考解析:
【简答题】
[2/65]汽提塔底部出液温度低的原因,处理?
参考答案:

原因:
(1)汽提塔底部液位高。
(2)汽提塔壳侧惰气积存量大。
(3)汽提塔壳侧蒸汽压力偏低。
处理:
(1)当汽提塔液位高时,则甲铵在液相中继续分解(甲铵的分解温度为185℃),由于该反应时吸热
反应,所以当汽提塔出现高液位时,底部温度下降,应及时开大LV09202降低液位。
(2)当汽提塔壳侧惰气积存时,应打开惰气排放阀,将壳侧积存的惰性气体排掉。
(3)当汽提塔壳侧蒸汽压力低,应及时调节PIC09210适当提高压力,但压力最大不能超过2.22MPa。

参考解析:
【简答题】
[3/65]从R101温度上如何判断合成塔内H2O/CO2过高或过低?
参考答案:

R101底部温度TR-09202升高,顶部温度TR-09203降低,可判断H2O/CO2过高,因为当NH3/CO2不变时,R101内水量增加,组分变化,使塔底物料沸点上升,气相NH3、CO2冷凝量增加,放出热量增加,使底部温度上升,塔底甲铵生成的量增加,使物料在塔顶生成的量减少,放出的热量减少,因此塔顶温度下降。R101底部温度TR-09202降低,顶部温度TR-09203升高,可以判断H2O/CO2过低。

参考解析:
【简答题】
[4/65]PV09207A阀,阀后管线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当系统压力下降,PV09207A阀关闭后,PV09207A阀阀后管线容易结晶堵塞,如发生结晶堵塞应立即关闭切断阀,打开调节阀,用P111的高压冲洗水冲洗管线,压力由PV09207B阀放空控制。正常生产中应加强有关部位的保温,不要较长时间的关死此阀,也就是说阀关后让其有一最小开度,若要全关此阀,联系循环冲洗。

参考解析:
【简答题】
[5/65]高压系统有几套联锁?说明其调节关系?
参考答案:

按总停车按钮,高压系统停车按钮或高压系统超压(PSXH09205)有以下结果:
HV09202、HV09204、HV09205、HV09206关闭,P101A/B停。
V109液位低于20%时(LSXL09207),PV09210和HV09303自动关闭。

参考解析:
【简答题】
[6/65]高压系统封塔后的冲洗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高压系统封塔冲洗管线5分钟,冲洗时,如果尿液管线内冲洗处温度降低,说明冲洗水已冲进管线。如果温度及其他条件未变,说明冲洗还不完全。另外,冲洗时高压冲洗水泵出口压力PIC09807设定为高于高压系统压力1.0~1.5MPa,先打开冲洗水管线靠近尿液管线处的导淋,排放冷的冷暖液,待冷凝液是热的时关导淋,向尿液管线冲洗,现场可以通过听声音来判断。再开车之前冲洗一次。

参考解析:
【简答题】
[7/65]L101突然关闭的现象?
参考答案:

(1)R101温度高
(2)P101A/B的出口压力高
(3)V101液位上升

参考解析:
【简答题】
[8/65]LT09202液位计出现故障原因有哪些?出现故障时怎样操作?
参考答案:

原因:
①接收器进水或损坏。
②γ射源接近半衰期或射源安装位置不准确。
③气体密度变化太大引起误指示。
④调校液位计时未加气体密度修正值。
⑤仪表及仪表电源故障。
处理:
①修理或烘干接收器
②更换射源或重新安装射源。
③保持工艺稳定,当工艺指标接近正常参数后会正常。
④调校液位计时加气体密度修正值。
⑤修理或更换仪表。
操作:
①LIC09202改手控操作。
②相同负荷下LIC09202输出信号在原阀位基础上增加2~5%。
③观察TR09210温度变化情况,若温度下降,则E101液位空,此时应保持阀位不变,让其略带有窜气为好。
④若PRC09207下降太多,PRC09305上升较快或调节阀开度增加较多,可适当关小LIC09202。⑤LIC09202改手控后,E101汽提有少量窜入进中压系统,C101负荷略有上升应适当调节。

参考解析:
【简答题】
[9/65]关于CO2中加氧量问题的解释。
参考答案:

当不锈钢暴露于含甲铵的尿液中,只要有一定量的游离氧,他就处于钝化状态。为了防止合成尿素设备的腐蚀。原料CO2需加入空气,使不锈钢表面钝化,生成一层不溶性的氧化膜,降低腐蚀率。在液相中实际起作用的是液相中溶解的氧量。例如316L在180℃以下与尿素合成液接触时,只要液相中氧含量超过10ppm,就可以不腐蚀。反之,如果氧含量低于此极限,在一定时间后就开始腐蚀,因此加入氧量是防止设备腐蚀的主要措施,氧的作用不仅在于形成钝化膜,而且还起着保持稳定钝化膜的作用。CO2中加氧量一般控制AR08101在0.25~0.3%之间,在刚投料时和准备停车封塔时AR08101维持高一点,加氧量过低,不足以形成完好的钝化膜,设备易腐蚀,加氧量过多也没有好处。因为氧含量超过0.3%时,防腐作用并不会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氧量过高,增加了进入系统的惰性气体含量。相当于降低了CO2纯度,使CO2转化率下降,同事由于惰性气体排气量增加,加重了吸收部分的负荷,增加了循环回合成系统的水量,放空惰气中氧含量高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发生爆炸。

参考解析:
【简答题】
[10/65]为什么刚开场时,中压蒸汽建立在1.5MPa?
参考答案:

中压蒸汽与V109通过PV09210与V109连通,由于PV09210是蝶阀,V109的压力与中压蒸汽压力相差不大,中压蒸汽将直接影响到V109的压力,而E101在开车前无物料与之换热,这样易造成E101过热,使E101可能损坏,因此,中压蒸汽的压力在投料前应低于正常指标,为1.5MPa,对应的饱和温度低于200℃。

参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