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2、B |
(1)安徽农村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较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工作报酬 低;人地矛盾尖锐。 (2)东部经济地带经济收入要高于其他人口迁出地区;就业机会多于人口迁出地区;生活环境优于人口 迁出地区。有利影响:直接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剧东部地区人地 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 (3)矿产资源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4)D |
(5)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 分);单位CDP能耗呈下降趋势( 分)。 (6)以煤为主,石油、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分)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分) |
(1)负;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或:经济发达,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不受传统生育观念束缚,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2)低;人口迁移;北京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高(或:外地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求学和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大量涌入北京) (3)合理即可 |
C |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 |
(1)由城市到城市;由农村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由城市到农村 (2)国内 (3)生活资料;数量;生存;差别 (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5)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社会经济 |
(1)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内地流向沿海和工矿区 (2)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 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3)失业人口增多,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4)社会的发展导致产业升级,技术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较低 (5)对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 |
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 |
1、D 2、B 3、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