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呼吸衰竭题库
呼吸衰竭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23
考试分类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呼吸衰竭
售价
¥5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呼吸衰竭
...更多
题目预览
【单选题】
[1/23]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的呼吸可发生()
A.
阻塞性通气不足
B.
弥散障碍
C.
限制性通气不足
D.
肺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
E.
无效腔气量增加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严重胸膜病变时常引起限制肺扩张,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故选C,其余均错误。

【单选题】
[2/23]大量胸腔积液可导致()
A.
限制性通气不足
B.
阻塞性通气不足
C.
弥散障碍
D.
混合性通气障碍
E.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1.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因此表现为阻塞性通气不足。2.肺叶切除使有效肺泡面积减少从而引起弥散面积减少,造成弥散障碍。3.肺栓塞由于因为通气未变而血流减少,使通气与血流比增加。4.肺气肿、结节病、肺结核等疾病可出现气流阻塞与肺扩张受限因素同时存在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即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大量胸腔积液可影响肺扩张,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

【单选题】
[3/23]肺气肿可导致()
A.
限制性通气不足
B.
阻塞性通气不足
C.
弥散障碍
D.
混合性通气障碍
E.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1.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因此表现为阻塞性通气不足。2.肺叶切除使有效肺泡面积减少从而引起弥散面积减少,造成弥散障碍。3.肺栓塞由于因为通气未变而血流减少,使通气与血流比增加。4.肺气肿、结节病、肺结核等疾病可出现气流阻塞与肺扩张受限因素同时存在所引起的通气障碍,即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大量胸腔积液可影响肺扩张,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

【单选题】
[4/23]患者,男性,78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20余年,突发神志不清3小时,体检: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心率118/分钟,律齐,两肺闻及干啰音,血压70/45...
A.
纠正低血压
B.
抗生素治疗
C.
持续高浓度给氧
D.
保持气道通畅
E.
呼吸兴奋药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患者为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采用高浓度吸氧后会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兴奋性,从而引起呼吸抑制,因此不适宜。其余选项均正确。

【单选题】
[5/23]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
A.
肺泡表面张力不变而肺顺应性增加
B.
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而肺顺应性不变
C.
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而肺顺应性降低
D.
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而肺顺应性增加
E.
肺泡表面张力不变,肺顺应性不变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顺应性;当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而肺顺应性降低,故选C。

【单选题】
[6/23]关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脑外伤
B.
化学中毒
C.
大量胸腔积液
D.
气胸
E.
尘肺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呼吸衰竭按发生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吸衰竭发病迅速,常不能进行代偿,而慢性者发生缓慢,早期一般可以代偿。脑外伤、化学中毒、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均可因为急性的中枢抑制、肺损伤或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尘肺常引起慢性呼吸衰竭。

【单选题】
[7/23]肺性脑病不能用高浓度吸氧,主要是因为()
A.
缺氧不是主要因素
B.
可引起氧中毒
C.
解除了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兴奋性
D.
促使CO2排出过快
E.
诱发代谢性碱中毒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肺性脑病时,高CO2水平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适当的低氧血症可兴奋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从而兴奋呼吸中枢,采用高浓度吸氧后会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兴奋性,从而引起呼吸抑制。

【单选题】
[8/23]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肺循环短路(右-左短路)的发生()
A.
一侧肺叶切除
B.
肺栓塞
C.
肺肿瘤
D.
肺泡萎陷
E.
广泛肺气肿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肺部病变如肺炎实变、肺水肿、肺不张和肺泡萎陷等,因肺泡无气所致肺毛细血管混合静脉血未经气体交换,流入肺静脉引起右至左的分流增加,造成肺循环短路,引起严重低氧血症。答案为D,其余均不会引起肺循环短路。

【单选题】
[9/23]高碳酸血症可引起()
A.
皮肤血管收缩
B.
肾小动脉收缩
C.
脑血管收缩
D.
肺小动脉扩张
E.
冠脉血管收缩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高碳酸血症可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神经兴奋或抑制,刺激交感神经作用;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肺血管收缩,VA/QA失调,膈肌功能降低;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阻力降低,脑、冠脉血管扩张,皮下浅表静脉扩张;肾HCO重吸收增加,PaO2>65mmHg,肾血管痉挛,血流量减少。

【单选题】
[10/23]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最适宜的氧流量为()
A.
1~2L/分钟
B.
4~5L/分钟
C.
5~6L/分钟
D.
6~7L/分钟
E.
>8L/分钟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存在通气不足,在低肺泡通气量时,只需吸入低浓度氧(<30%),即可大大提高氧分压,纠正缺氧;而采用高浓度吸氧后会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兴奋性,从而引起呼吸抑制。根据鼻导管吸氧浓度常用公式:FiO2(%)=21%+4%×吸氧流量(L/分钟),最适宜的氧流量为1~2L/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