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执法题库
执法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1137
售价
¥20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更多
题目预览
【单选题】
[1/1137]对外国人国籍的确认,以其入境时以( )的国籍为准。
A.
有效证件上所表明
B.
自报
C.
出生国
D.
中国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九条 对外国人国籍的确认,以其入境时有效证件上所表明的国籍为准;国籍有疑问或者国籍不明的,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协助查明。
【单选题】
[2/1137]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办案人员对于违法行为案发现场,( )进行勘验,及时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判断案件性质,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
A.
必要时可以
B.
应当
C.
必要时应当
D.
必须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 对于违法行为案发现场,必要时应当进行勘验,提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判断案件性质,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
【单选题】
[3/1137]李某系一又聋又哑的人,在实施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对李某( )处罚。
A.
从轻
B.
必须减轻
C.
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
D.
必须从轻减轻或不予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四条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单选题】
[4/1137]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 )日。
A.
15日
B.
20日
C.
25日
D.
30日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单选题】
[5/1137]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公开原则的范畴?( )
A.
处罚依据公开
B.
执法人员身份公开
C.
处罚决定公开
D.
被处罚人个人隐私公开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二款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公开包括处罚依据、过程和结果的公开。
【单选题】
[6/1137]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A.
不满14周岁
B.
不满16周岁
C.
不满18周岁
D.
不满20周岁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七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在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单选题】
[7/1137]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 )处罚。
A.
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
B.
减轻处罚
C.
加重处罚
D.
从轻处罚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单选题】
[8/1137]顾客甲到一电器行,请电器修理工乙上其家修理电器(甲、乙不相识)。甲在骑车载乙逆向行驶过程中,将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的倒车镜撞坏,车内有丙等三人。甲与丙商...
A.
殴打他人
B.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C.
殴打他人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D.
寻衅滋事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点丙等三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 非法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用各种各样方法、手段等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情节较轻者,不会够成刑事处罚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丙等三人构成两个违法行为。 。
【单选题】
[9/1137]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
A.
扰乱单位秩序
B.
寻衅滋事
C.
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D.
扬言实施放火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陈某庞某虚构事实谎报险情,扰乱影院秩序
【单选题】
[10/1137]下列有关辨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一名警察主持即可
B.
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并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
C.
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
D.
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办案人民警察和辨认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二条 辨认由二名以上办案人民警察主持。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并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第八十八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认每一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