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原油和农产品的分析,由于其季节的变动会产生规律性的变化,如在供应淡季或者消费旺季时价格高企,而在供应旺季或者消费淡季时价格低落,这一现象就是大宗商品的季节性波动规律。季节性分析最直接的就是绘制出价格运行走势图,按照月份或者季节,分别寻找其价格运行背后的季节性逻辑背景,为展望市场运行和把握交易机会提供直观的方法。
在比较多空主要持仓量的大小时,一般使用前20名持仓的多空合计数之差(即净持仓)来对多空实力进行分析。如果某期货合约前数名(比如前20名)多方持仓数量远大于空方持仓数量,说明该合约多单掌握在主力手中,空单则大多分布在散户手中;反之,亦然。
持仓分析是从资金面的角度看市场动向,对短期作用明显,对于长期走势还需结合基本分析等其他方法。
根据估算公式,到岸完税价(元/吨)=到岸价格(美元/吨)×1.13(增值税13%)×1.03(进口关税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港杂费,则3月大豆到岸完税价为415.26×1.13×1.03×6.1881+180=3170.84(元/吨)。
2015年1月16日3月大豆估算的到岸完税价为3170.84元/吨,根据估算公式,大豆期货盘面套期保值利润=豆粕期价×出粕率+豆油期价×出油率-进口大豆成本-压榨费用,则5月盘面大豆期货套期保值利润为3060×0.785+5612×0.185-3170.84-120=149.48(元/吨)。
下游的终端产品利润会对上游的原料采购产生影响。以豆粕的终端需求为例,如果生猪和禽类的养殖陷入亏损,则下游肉禽产品可能通过降低存栏来减少亏损,这就会减少对豆粕等饲料原料的采购需求,从而令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承压。反之,当下游畜禽产品的利润良好时,养殖户又会增加补栏从而带动豆粕等原料的需求,提振其价格。
在对价格的实际分析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特定阶段涨跌概率统计和特定对象的统计分布。其中,对期货价格每个月份的涨跌统计、对期货价格每个星期一的涨跌概率统计、对期货价格在商品消费旺季的月份进行涨跌统计、对某法定重大节假日期间外盘期货价格涨跌的统计等都属于特定阶段涨跌统计。
对于期货市场来说,技术分析适用于交易规模比较大的商品,尤其是全球市场统一的大品种。对于持仓量比较小的品种,或者因为国家收储等原因而控制了价格的品种等都不适用于技术分析。
经济周期周而复始的四个阶段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经济在过热后步入滞涨阶段,此时经济增长已经降低到合理水平以下,而通货膨胀仍然继续,上升的工资成本和资金成本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股票和债券在滞涨阶段表现都比较差,现金为王,成为投资的首选。
一般而言,主力机构的持仓方向往往影响着价格的发展方向,这在国内市场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