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刷刷题
下载APP
税法基本原理题库
税法基本原理题库 - 刷刷题
题数
82
考试分类
税法基本原理
售价
¥10
收藏
分享
去刷题
章节目录
简介
税法基本原理
...更多
题目预览
【多选题】
[1/82]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的有()。
A.
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B.
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C.
纳税义务的免除
D.
新税法的颁布
E.
纳税主体的消失
参考答案:
A B C E
参考解析:

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主要有:
(1)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2)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3)纳税义务的免除;
(4)某些税法的废止;
(5)纳税主体的消失。
选项D新税法的颁布不一定会导致某些税法的废止,所以不一定会导致税收法律关系的消灭。

【多选题】
[2/82]下列各项中,关于税收立法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有()。
A.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是税收立法的核心问题
B.
划分税收立法权的直接法律依据主要是《宪法》《立法法》的规定
C.
行政法规应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并在公布后的6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D.
修改、废止税法也是税收立法必要的组成部分
E.
不属于税务机关权限范围内的事项,税务规章无权制定
参考答案:
A B D E
参考解析:

选项C:行政法规应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并在公布后的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单选题】
[3/82]根据国际税收抵免制度的规定,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直接缴纳或应由其直接缴纳的外国所得税给予抵免的方法是指()。
A.
间接抵免法
B.
直接抵免法
C.
分国限额法
D.
免税法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直接抵免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直接缴纳或应由其直接缴纳的外国所得税给予抵免的方法。

【多选题】
[4/82]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立法解释的有()。
A.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税收法律所作的解释
B.
国家税务总局在执法过程中对税收法律所作的解释
C.
国务院对税收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
D.
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
E.
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税收法规所作的解释
参考答案:
A C E
参考解析:

选项B:属于税法的行政解释;
选项D: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属于税法的司法解释。

【单选题】
[5/82]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指的是()。
A.
负税人
B.
代扣代缴义务人
C.
代收代缴义务人
D.
代征代缴义务人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税法基本原理――税收实体法”相关知识。

【多选题】
[6/82]下列关于税法基本原则表述正确的有()。
A.
税收法定主义的功能偏重于保持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B.
经济上的税收公平不具备强制约束力,仅作为制定税法的参考
C.
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的偷税和避税
D.
税收公平主义赋予纳税人既可以要求实体利益上税收公平,也可以要求程序上税收公平的权力
E.
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体现的是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
A B C 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税法基本原理――税法原则”相关知识。税务机关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并据以计算应纳税额,体现的是实质课税原则。

【单选题】
[7/82]税法适用原则中的()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A.
新法优于旧法
B.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C.
程序优于实体
D.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单选题】
[8/82]以下关于纳税人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权利
B.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多缴了税款,应从发现之日起三年内退还
C.
税收法律救济权指的是纳税人的申辩权和陈述权
D.
对于正当且应该听证的案件,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不组织听证,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税法基本原理――税收法律关系”。选项A.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是纳税人的义务; 选项B,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多缴了税款,应从发现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选项C,税收法律救济权指的是纳税人的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它不包括陈述权。

【多选题】
[9/82]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规章的制定程序的有()。
A.
立项
B.
执行
C.
决定和公布
D.
审查
E.
起草
参考答案:
A C D E
参考解析:

税务规章的制定程序包括: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

【单选题】
[10/82]企业依据税法进行税收筹划体现了税法规范作用中的()。
A.
指引作用
B.
预测作用
C.
经济作用
D.
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企业依据税法进行税收筹划,体现了纳税人合理利用税法预测作用为自己服务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