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辅佐,谓副职。卒,通"倅"。
1.军职名。都将的别称。唐末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五代沿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
2.旧时称衙役﹑捕快头目。
3.泛指头领,头脑。
1.谓富贵至极。
1.《宋史.袁燮传》"浙西大饥,常平使罗点属任振恤。燮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而以居民分布其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此为有"都图"之治◇因以指标明乡村区划﹑四至的地图。
1.旧时区﹑乡政权机关。
武官名。始置于战国,位略低于将军。秦时设郡,掌郡内军事。西汉时为郡守之辅佐,掌全郡军事。东汉时废,但在边郡仍设置,或遇有战事时临时设置。唐代至明代为勋官称号,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清代时为三四品武散官。
1.倘无,若无。
1.宋时缉捕盗贼的治安机构。
1.见"都咸"。
1.明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
1.犹坊厢。
1.东汉所封侯国名,在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
1.美好闲雅。
1.为众人做饭烧菜。
1.美艳,漂亮。
1.都邑与郊野之地。
2.古湖泽名。
1.传说中的食物名。
1.城市。
2.指京城,京都。
1.谓检阅操练士卒。
1.旧时日本国西京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
1.《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又《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均为叹词。以为可,则曰都﹑俞;以为否,则曰吁﹑咈◇因用"都俞吁咈"形容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1.蒸炊用的大灶。
1.水流汇聚的草泽地带。
1.即甘蔗。
1.京都,京城。
1.精美的苎麻布。
1.汉张衡所制地动仪中央的铜柱。
1.宋元称乞丐。
1.总是。
2.清代武官名。
3.旧时区乡一级政权的头头。
1.宋辽官名。宋马﹑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辽因之,五京﹑五州设都总管府,设置都总管﹑副总管。
1.总编。
1.宋代制造军械的地方,隶属工部军器所。
2.金代各州囚犯服役之所。
1.亦作"都座"。
2.政事堂。魏晋时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
3.借指尚书令等大官。
1.围捕。
从后面和两旁包围攻击。
1.谓目光昏暗无神。
主动搭讪闲谈兜搭上来。
1.见"兜搭"。
1.不安静。
1.即兜子。
1.方言。谓有周转回旋的余地。
2.方言。谓熟人多,行事方便。
1.亦作"兜地"。亦作"兜底"。
2.突然﹑立刻。
1.见"兜的"。
1.对着头顶。
兜肚。
1.小孩夏天穿的带兜肚的小短裤。
小孩儿夏天穿的带兜肚的小短裤儿。
贴身护在胸部和腹部的像菱形的布,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钉带子束在背后。
1.连着兜肚的裤子。参见"兜兜裤"﹑"兜肚"。
〈方〉①翻弄(旧存的东西)老太太又在开箱子~她那点儿绣花的活计。②重新提起(旧事旧话)过去的那些事别~了。③揭穿(隐讳的事情)把他的老底都给~出来了。
①(船帆、车篷等)挡住风破帆不~。②坐车、骑马或乘游艇兜圈子乘凉或游逛他开着车~去了。